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搜索热词:

农业 省情 蔬菜 农业农村部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农村合作经济
调结构 促增收 增活力——通化市狠抓乡村经济振兴纪实(上)

  近年来,通化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主线,统筹“四化”同步发展,通过强基础、调结构、促增收、惠民生,促进了乡村经济全面振兴。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2017年春耕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11.05亿元、生产资料14万吨。组织开展了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对辖区内各县(市、区)主要农资市场、部分乡镇的农资经营商店进行了农资质量检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40人次,检查企业26个次、农资市场176个次、经营门店709个次,入户倒查90余户,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533.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62.91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0.61万亩,为全年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籽粒玉米5.5万亩,“旱改水”4万亩,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7.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粮食增产技术面积达到520万亩,超年度计划420万亩。预计,2018年粮食产量将稳定在36亿斤左右。

  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人参、中小药材、山葡萄、食(药)用菌、蓝莓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人参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品牌国际化、市场全球化,提高人参精深加工规模和水平。2017年,推广测土栽参面积达2万亩,新增“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7个。积极向上争取人参产业扶持资金230万元,重点抓好集安康美新开河等一批超亿元人参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东博会人参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有力提升了通化市“中国人参之乡”知名度。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菜、瓜、果、菌、花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采摘园等休闲旅游农业,鼓励棚膜建设集中连片,新建棚膜蔬菜6522亩,申报省级棚膜经济园区6个。积极打造“长白山林蛙”知名品牌,加快系列品牌产品开发。重点抓好林蛙产业项目建设,林蛙抗菌肽系列产品加工项目竣工投产,帮助康元林蛙成功晋级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建设长白山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返魂草丰产栽培技术被柳河县春强农业有限公司转化,建设生产基地及园区面积1300余亩。培育特色高效主导产业,重点推进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市新建示范基地13个,特色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产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休闲观光及农业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人参、林特产品、山葡萄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精深加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国家“2017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项目资金总计840万元。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向上争取农业产业化政策扶持资金1397万元。帮助企业开展省级龙头企业申报,全市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60户。大力开展农村创业创新工作,有5户企业被农业部纳入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中。重点抓好康美、卓越等20个超千万元农业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坚持把休闲农业作为推动通化农业转型发展的新抓手,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要求,打造一批标杆性的精品项目。积极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帮助通化县申报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并已通过省级审核。通化市的金江花海游览有限公司等13户企业获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称号,其中五星级企业上榜5户,位居全省第二位。柳河山葡萄栽培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市首个、我省第二个被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化县石湖镇老岭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通化市“点线面”结合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逐步显现。

 

打印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7799号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联系方式:0431-88906486
网站标识码:2200000037    公安备案号:2201040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