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搜索热词:

农业 省情 蔬菜 农业农村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部门动态
张凤春厅长做客省政府网站 解读《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3月18日,省政府网站邀请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解读《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

  不久前,吉林省委一号文件出台,文件对今年我们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决战决胜小康之年的特殊时期,省委一号文件都释放了哪些信号呢?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请他就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这一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您,张厅长!

  张凤春: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

  文件聚焦如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任务对我省“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张厅长,请您先为我们介绍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情况。

  张凤春:

  今年工作刚开局,就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中央和省里要求,实现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不能动摇。省委一号文件已经下发,为了加强推进落实,我今天作些解读。

  大家知道,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早在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任务,把“三农”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在看,农村仍然是薄弱的,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我们必须集中资源、强化保障,坚决补上“三农”领域短板,确保不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

  第二,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工作基点在农村。没有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就谈不上全面小康。“三农”工作必须把脱贫攻坚突出出来,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张凤春:

  第三,农业稳则天下安。在今年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必须稳住农业这个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就我省“三农”工作来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不出问题。去年生猪生产大幅下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产生较大社会影响,说明我们的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下大力气抓好农业生产保障供给,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可以说,做好今年“三农”工作的意义之大、要求之高、任务之重,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形势之下,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制定出台《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也就是省委一号文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的强力抓手,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必将有力确保全省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持人:

  吉林是农业大省,又肩负着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排头兵的重任,在这样的前提下,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今年我省“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主要有哪些方面?

  张凤春:

  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做好今年全省“三农”工作,要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三农”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努力走出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件突出了“三农”领域“抓脱贫、补短板、保供给、促增收、强治理”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倒计时,越到最后关头,越要响鼓重锤,打赢收官之战。二是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要加强农村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三是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是农业大省,要狠抓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四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当前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在减弱,特别是受疫情的影响,现在不确定性因素还在增多。我们必须积极主动作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获得感。五是加强农村基层治理。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主要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主持人:

  刚才您也提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到最为关键的倒计时阶段。下一步我省该如何完成这个头号硬任务?

  张凤春:

  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都十分明确,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必须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满意答卷。一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省截至去年末,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63名,要强力帮扶、挂牌督战。对特殊的贫困群体,要落实落细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全省还有10325名有返贫风险的脱贫人口和13603名边缘人口,这也容易致贫,所以要加强动态监测,牢牢守住已经攻下来的阵地,防止返贫致贫。要保持政策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深化志智双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三是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主要是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有效衔接。

  主持人:

  刚才您反复地提到了一个短板的这个问题,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也是在“三农”。我们省“三农”领域还有哪些必须要尽快补上的短板?

  张凤春:

  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结合我省实际,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一号文件提出了8个方面短板,特别是强调要在以下4个方面重点下功夫。一是加强农村交通设施建设。主要是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要切实发挥县级政府的主体作用,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重点自然屯全部通硬化路,基本完成县、乡公路隐患路段整治任务。还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管好、护好、运营好,“路长制”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三A”级及以上的县超过96%。二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是持续推动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要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构建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建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和收运处置体系等,使全省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选择部分村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要因地制宜推广适宜寒冷地区的改厕模式和产品,完成15万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同步加强厕所运维服务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要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底前,114个重点镇和重点流域常住人口1万以上建制镇生活污水得到治理。为建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的长效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农户适当付费制度。

  张凤春:

  三是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主要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巩固提升8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要坚持建管并重,构建长效管护运行机制,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让老百姓真正用得上、长受益。四是强化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也反映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在力量配备、软硬件建设等方面还比较薄弱。要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要盘活用好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编制资源,乡镇卫生院可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要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控。

  同时,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社会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短板,都要加快补上。今年我们提出的补短板任务,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因此,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地解决好。

  主持人:

  刚才您提到我们补齐吉林省“三农”领域的短板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尽力而为。相信通过我们全省农业农村战线这个努力,我们“三农”领域的重点工作,在今年一定会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成果。俗话说,仓禀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这份文件中在稳定我省粮食生产方面提出了什么政策和举措?

  张凤春:

  我们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时指出,“在中国人的饭碗里,吉粮所占的分量很重、贡献很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们省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第一位的任务。我们稳定粮食生产,核心是要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要稳定在700亿斤以上。这里的措施,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两区”划定,加强对7300万亩划定任务的建设和管理。另外结合各地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现状,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力争达到8500万亩。二是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两区”为重点,完成300万亩以上建设任务,同步完成高效节水灌溉任务35万亩。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二期、东辽河等重要支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三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持种业自主创新,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选育推出玉米、水稻、大豆等主导品种100个。落实“敞开、普惠”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还要深入实施“数字农业”创新工程,实现农业、水利、气象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主要农作物精细监测,充分释放信息化对农业生产的放大倍增效应。四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启动5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农业现代化气象保障工程,增强抗旱能力。同时,抓好今年可能发生的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主持人:

  都说稳粮食、壮生猪,这都是稳产保供的头等大事,刚才您也提到去年受“猪周期”还有一些因素的影响,国内猪肉的市场波动很大,这对我们吉林的生猪生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今年我省又该如何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在省委一号文件中有哪些政策?

  张凤春:

  实际上,生猪和粮食一样,都是国内基本自给的必保农产品,就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去年我们省生猪发展到2154万头,今年目标是2280万头。为促进生猪生产,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要落实好这些政策举措,加强优质安全养殖基地建设,引导种猪场和规模化猪场尽快恢复产能。要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在生猪大县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特聘计划。要支持生猪屠宰企业改造升级冷却库、低温分割车间,配置冷链运输设备,加快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无论是抓粮食生产还是生猪生产其实都是为了让农民腰包鼓起来,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全面小康的硬指标。请问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方面今年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张凤春:

  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的十八大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定量指标。现在看,我们实现农民收入这个目标问题不大。但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稳住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还要拓展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一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我省农民收入构成中,经营性收入去年末统计占比达到55.3%,其中种粮收入又占大头。所以我们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31”工程,推动更多的专业大户转变成家庭农场,抓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培育一批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建立吉林农产品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各部门资源和宣传平台,继续做响,实际上也是做强做大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等“吉字号”的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我们省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为26.3%,与全国超过40%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要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工程,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吸引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从用地、用电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保障。我们还要整合资源,在6个产粮大县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和14个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建设上,突出抓好规划、项目和资金落实落地,集中力量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探索推广实践模式和经验。三是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比如,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搭建返乡创业载体,推动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创业。此外,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农民转移性收入;要大力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主持人:

  说到这,我们又会提到乡村治理这样一个话题,今年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思路或举措?

  张凤春:

  乡村治理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省委一号文件明确,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第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所以要坚持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涣散,有效提升村党组织战斗力。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中的领导作用,健全村级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加强指导的村务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第二,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基层,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乡村治理创新性典型案例经验。第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周”主题活动,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深入开展“吉林好人”“好婆媳、好邻里”等道德模范、身边典型选树活动。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吉林”活动,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采取约束性强的措施,对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第四,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推进《吉林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地方性立法。加强农村普法阵地建设,打牢普法根基。深入推进“百姓说事点”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推行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第五,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化“一村一警”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地区见警率、管事率。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的安全隐患。

  主持人:

  可以说,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就难以如期完成各项重点工作。文件在强化保障这方面有哪些政策亮点?

  张凤春:

  无论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无论是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还是加强乡村治理、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省委一号文件第六部分专门部署保障措施,特别是强化“钱、地、人”要素的保障,目的就是要确保如期完成各项重点任务。第一,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当前我们省财政收支矛盾和压力很大,许多方面都在压减支出,但补“三农”全面小康短板的投入还是要保。主要政策有:省级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与补上全面小康任务的“三农”短板相适应;在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安排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项目;落实国家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意见;强化对“三农”信贷的正向激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合理的支农再贷款的需求;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小微企业等专项金融债券等等。第二,保障乡村发展用地。主要政策有:落实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将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纳入农业用地管理;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等。第三,推动人才下乡。主要政策有: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到农村干事创业;整合利用农村广播学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优化涉农学科专业设置,探索对急需紧缺涉农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等。

  主持人:

  感谢厅长您刚刚对省委一号文件进行的解读,下面我们来看网络平台上的网友问题。有一位网友他很关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的问题。他问,深化改革,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省委一号文件在这方面作出了哪些部署?张厅长,您给进行一下解答。

  张凤春:

  农村改革是加快补上“三农”发展短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今年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一年,要扎实抓好党中央部署的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第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省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运营,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也要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探索宅基地置换、废弃宅基地处置的有效方式,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第二,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三块资产”改革,重点是在经营性资产上,组织开展折股量化和赋码登记,力争上半年完成我们省整省试点任务。探索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强化集体资产管理。第三,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三支柱一市场”农村新型普惠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站的铺设,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同时,深化农垦改革发展,加快推进供销社、国有林区林场、集体林权制度、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农业水价等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

  主持人:

  还有一位网友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在省委一号文件中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张凤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省的一大优势,绿色是我省农业发展的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要推进绿色兴农,做好农业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一是保护利用黑土地资源,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这也是国家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重点。今年我们要落实1800万亩保护性耕种面积这个任务。二是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突出辽河、饮马河、查干湖等重点流域,力争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三是继续开展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认定工作,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快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新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50个。四是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产地环境监测,严格投入品监管,建立健全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要达到97%以上。

  主持人: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也吹响了我省向胜利冲锋的号角。千年追梦,今朝梦圆,让我们以决战决胜的担当,竭尽拼劲儿、韧劲儿和闯劲儿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昂首迈向全面小康。非常感谢张凤春厅长今天为我们解读省委一号文件,感谢各位网友对吉林省“三农”工作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张凤春:

  谢谢大家,再见!

打印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7799号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联系方式:0431-88906486
网站标识码:2200000037    公安备案号:2201040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