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搜索热词:

农业 省情 蔬菜 农业农村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市县要闻
吉林省安监局帮扶和龙市西城镇二道村、龙浦村脱贫纪实

  “房子给修了,病给看了,生活也有奔头了,真心感谢党、感谢政府……”日前,记者在和龙市西城镇采访时,贫困户李德平高兴得合不拢嘴,她不停地说,“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享这样的福!”

  李德平真情流露的背后,是吉林省安监局定点帮扶和龙市西城镇二道村、龙浦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2016年初,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统一安排,和龙市西城镇二道村、龙浦村被确定为省安监局的脱贫攻坚包保村。

  3年来,省安监局协调落实资金484.044万元,主要用于发展产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把增加包保村的集体收入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按照“规划引领、项目推进、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思路,坚持“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包保村产业项目不断发展,贫困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目前,二道村已经全部脱贫,龙浦村将于今年年底全部脱贫。

  找准多条路子,脱贫攻坚计划落实

  自2016年以来,省安监局深入包保村现场指导扶贫,屡次组织召开会议,听取帮扶工作汇报,把谋划新产业、新项目和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工作重点予以推进。在这个总体框架上,确定了“自行帮扶、协同安委会成员单位帮扶、推进已完成投资项目产生效益、加强驻村帮扶和特殊事项帮扶”5个方面,明确目标统筹推进。2016年,先是推动中庆集团聘请上海规划公司专门制作了“重塑西城镇,建设金达莱文旅小镇”中长期建设项目的开发方案,为最初的产业扶贫做好了初步规划。

  经过两年的摸索,2018年,通过多次的调研和反复论证,省安监局制订《龙浦村基础设施帮扶规划》和《龙浦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帮扶规划》,为龙浦村的长期发展进行了谋划。

  “如果不是安监局领导帮助解决这些实际困难,我真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说这话的是龙浦村村民车玉子,2018年5月,车家因失火房屋损坏严重。驻村第一书记王铁军立刻将村民安排到村活动室临时居住,从工作经费中拿出慰问金,协调企业和相关单位捐赠了大米、豆油、棉被、家电等生活用品,解决了灾后安置等问题。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驻村4个多月来,王铁军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几乎天天走村入户,和群众打成一片。如今,村民见到他都亲切的喊一声“铁军书记”。

  2018年,针对帮扶村村民以朝鲜族为主的实际情况,省安监局从机关首批选派2名能力素质高的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其中一名同志申龙勋为朝鲜族,解决了语言沟通上的障碍。3年来,正是一批批这样甘于付出、敢于担当的驻村干部,深入村组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为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对三个方子,脱贫方法贯彻落实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二道村和龙浦村贫困的第一个主要“病症”,也是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省安监局驻村干部积极走访省市县财政、公路、农业、水利、扶贫等部门。3年来,对二道村和龙浦村4栋桥梁、100余盏路灯、6000米栅栏、6000米自来水管线、2.3公里公路、2公里排水渠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新建和续建。

  “以前一到雨季,到处污水横流,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现在修了公路和排水渠,出行方便多了。”王铁军感慨地说,“不光路好走了,新疏通的灌溉管线,让村民彻底告别了夜晚挑灯灌水浇地的历史;新安装的路灯,让村子亮起来,也让村民的心里亮起来……”

  知识文化建设落后是二道村和龙浦村贫困的第二个主要“病症”。“有机蔬菜不能打农药,生了虫子怎么办?”“可以用硫酸铜和石灰配成溶液杀灭害虫,这样使用效果好。”一场场通俗易懂又实用的蔬菜种养植讲座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举办,为村民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针对不同对象、不同节日、不同主题学习不同内容,远程教育站点的教育服务功能还在逐步更新和拓展。

  2017年,省安监局还开展了以“送安全、送健康、送需求、送温暖”为主题的“四送”服务活动,举办了“安全文化进农家”微讲堂。2018年,在全国第5个“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他们组织开展了“脱贫感党恩、同心再出发”系列活动。除此之外,省安监局还出资40万元为二道村和龙浦村修建门球场,出资10万元帮助龙浦村修建垂钓园,今年在龙浦村开展了首届“龙香杯”门球比赛,村民踊跃参赛,做到了“扶贫”与“扶智”“扶志”的有机结合。

  产业发展落后是二道村和龙浦村贫困的第三个主要“病症”。2017年,省安监局协调中庆集团与和龙市元池蔬菜有限公司,共同出资656万元成立金达莱民族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产业是加工米酒,其中以二道村、龙浦村名义各入股39.36万元,共计78.72万元,占12%股份。“到年底,每家每户都能得到分红,每村纯收入达6万多元。”二道村村长王玉宝兴奋地告诉记者。

  产业扶贫既要“输血”更要注重“造血”。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凯笃定地告诉记者:“只靠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虽然‘热闹’,但持续发展动能不足。实践证明,只有树立起现代农业产业化理念,将农村贫困群众带入到产业体系中,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路径,才能为持续脱贫提供支撑。”

  如何“造血”?省安监局办法想了不少。一是成立水稻合作社,创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建立“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新方式,按照“村民自愿、土地入股、集约经营、统筹管理、收益分红”的原则,由合作社对农耕地统筹管理,与企业进行生产合作经营;二是启动高标准农田改造,采取小田改大田的方式进行,使用塑胶灌溉渠,提高水稻产量,发展规模种植;三是发展民宿旅游,通过租赁50套贫困户异地搬迁房,统一装修、设计、布局,比照金达莱村成熟的民俗旅游模式进行经营,公司、村委会、村民按比例对效益进行分配,保证村民和村委会稳定增加收益。

  “脱贫是第一步,关键是要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让所有村民脱贫不返贫。”杨凯说。

  夯实三个底子,强化基层党组织

  “看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打心眼里高兴,也想为大家做点事。”2018年7月1日,二道村村民刘玉磊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作为党员就要事事在前,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这只是驻村第一书记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夯实党建基础,特别要有一个功能健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一支作用突出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个正气弘扬的政治生态,这是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夯实思想引领,保障脱贫攻坚。“扶贫需扶志”,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的“等、靠、要”思想,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深入贫困户家中调研走访,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贫困村民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增加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了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夯实班子配置,聚力脱贫攻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驻村第一书记坚持引导党员和农民群众选好致富“带头人”,提高了村干部整体素质和致富能力。

  夯实组织建设,服务脱贫攻坚。“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此,驻村第一书记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抓覆盖、强功能,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亲自讲党课,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学党章、学习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认真贯彻执行“三会一课”、每周学习日等制度,完善了村民代表议事、村务财务公开、村干部承诺践诺、廉洁自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如今,全省脱贫攻坚激战正酣。省安监局一直坚持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把事情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在这片白山黑土上兑现无愧于时代的庄严承诺。

打印
访问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7799号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联系方式:0431-88906486
网站标识码:2200000037    公安备案号:2201040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