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搜索热词:

农业 省情 蔬菜 农业农村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市县要闻
希望田野疾风劲 春色家园满目新——通化市二道江区乡村振兴在行动

  砥砺奋发,点燃乡村振兴激情;挥洒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信心;托举梦想,照亮乡村振兴未来……在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关键节点上,二道江区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以“十大行动、百项工程”为统领,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机遇,深刻把握“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标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十三五”以来,二道江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奋力开创二道江“三农”工作新局面。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区220户36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落到实处,特别是贫困人口医疗保障、饮水安全、住房、教育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实施扶贫项目41个,构建了区、乡、村三级产业扶贫项目体系,村级扶贫项目覆盖率达100%。小额信贷户贷率达到118.75%,位居全省前列。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中有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25万亩,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2000万斤以上,保持了稳定的粮食增产态势。完成650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3%。

  ——农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中药材、山葡萄、林特山珍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年产值14.6亿元,年均增长5%。食用菌发展到345万袋,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2475亩,14个农特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其中网星山中来黑木耳在第十九届和第二十届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被评定为金奖,年销售收入200万元。

  ——农村环境取得较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工作任务高质量通过省、市考核验收,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1.2万户,基本实现了“村村干净”“家家干净”目标。创建美丽乡村7个,AAA 级示范村3个。1个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改造农村厕所3958户,新改建农村公路19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65.5公里,路长制覆盖率达到100%。

  ——农业经营体系日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500亩,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18个,注册成员1100人,成员出资额达到3.6亿元。家庭农场发展到108家,区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

  ——农村各项改革深入实施。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等改革任务扎实推进。

  ——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连续4年增速高于GDP。 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23元,年均增长7.5%,提前两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贫困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比2015年翻了四番。

  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持续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月2日,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魏增福说:“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扎实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不断提高粮食产能,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二道江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用途严格管制,永久基本农田必须首先保证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标准,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0.3万亩。今年全区粮食播种计划3.14万亩,产量要达到0.2亿斤以上。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区、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60户个以上。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比去年增加10个百分点。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控工作,强化病虫害防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收益。同时,全面开展黑土地保护,改善黑土区的内在质量、生态环境,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实施培肥地力提升、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畜禽粪污有效利用、污染综合防治等项目。统筹涉农资金,优先支持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等绿色生产方式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学技术。坚持秸秆“五化”利用,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今年,全区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力争达到1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有特色

  今年,区委、区政府科学谋划新思路,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区域、空间等布局,加快推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抓龙型经济。今年,二道江区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形成具有较长产业链、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发展前景的区域性经济组织。重点打造优质稻米、中药材、林特山珍农业龙型经济。在优质稻米产业上,重点围绕铁厂镇一心村绿色优质稻米产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加强绿色大米品牌的认证和宣传,打造绿色有机稻米产业基地,争取年内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发展绿色食品稻米面积达到500亩。在中药材产业上,重点推进灵芝孢子粉、三枝九叶草(淫羊藿)、林下参、五味子等中草药材种植,构建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种源保护、研发科普“四位一体”的道地药材发展新模式,辐射带动中小药材种植标准化、产业加工精深化、仓储功能设施化。在林特山珍产业上,重点发展林蛙、藏香猪、林下鸡、梅花鹿养殖和红松果林、山核桃、大榛子、东北软枣猕猴桃、大樱桃、葡萄、刺五加、大叶芹、龙须菜等经济果林,建设集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林业产业基地,提升林特山珍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培育特色产业新支点。在畜牧业上,继续开展生猪产能恢复提升行动,落实好扶持政策,确保到年底生猪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重点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种养循环发展,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力争达到48%。强化动物疫情防控,提升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巩固无疫区建设成果。今年,畜牧业力争实现产值1.7亿元,增长3%。

  ——优化产业布局,抓园区经济。按照通化市建设环城都市农业圈产业定位,统筹园区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特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紧紧围绕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以农业现代示范园创建作为推进全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加快绿色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今年,争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户以上。

  ——优化空间布局,抓沟谷经济。在优化城镇空间、调整农业空间和扩大生态空间布局的同时,大力开拓沟谷空间,使沟谷经济成为连接城乡地域的纽带、沟通城乡发展的廊道、融合城乡社会与经济的桥梁。强化规划引领,依托资源禀赋、区域特色,深度挖掘山水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原乡民宿休闲型、森林运动康养型、温泉康养度假型、创新农业体验型”的全景式沟谷经济示范带,全面提升沟谷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对区域内6条特色沟谷经济带制定发展规划,努力形成“一沟一业、一谷一品”。加大资金、项目、技术扶持力度,打造二道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区委、区政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持续落实好5年过渡期的各项帮扶政策,确保衔接过程中不出现工作空档、政策空白。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重点监测对象,开展定期检查,实行动态管理,持续跟踪收支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培育壮大扶贫产业,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切实抓好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培育,壮大扶贫企业规模,提升企业效益,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持续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和项目资产,全面摸清底数,分类确权登记。对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对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规范资产收益使用;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要强化运营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推动脱贫村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有机结合,做到“一盘棋、一体化”推进。保持机构队伍总体稳定,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切实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对脱贫村要继续给予支持,把脱贫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持重点,推动脱贫村争创省级AAA 级标准示范村。

  强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区委、区政府把握新要求,紧跟新时代,着眼乡村形态演变,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村庄格局演变分化规律,进一步明确乡村建设思路举措,强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科学规划,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二道江区加快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全覆盖。对暂时没有编制规划的村庄,严格按照区、乡(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控要求进行建设。坚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今年重点实施好“五大工程”。即村庄道路畅通工程,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加快补齐乡村道路和村内道路短板,完成桃源七组桥改建工程和鸭园大桥、西热大桥两侧绿美化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以乡(镇)为单位,采取建大、并中、减小等措施,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推进5G网络、物联网建设,区级城区及较大乡镇5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重点完善县域电网互联互济,抓好低压线路和配电变压改造,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加快能源生产清洁化、消费电气化、配置智慧化建设,确保天然气基础设施覆盖面和通达度显著提高。

  ——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共同打造干净、整洁、和谐、健康的美丽家园。今年创建省级3A级标准示范村1个,因地制宜、拓展优化“三清一改一建”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创建工程,高标准建成1个示范镇、3个示范村。加大农村厕所改造力度,推广无害化卫生旱厕模式,全年改造农村厕所110个。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提供更多建筑方案,推广宜居型示范农房。完善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体制,3年内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大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白色污染”,鼓励应用可降解农膜,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宣传和推广工作。推进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开展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坚持治管并举,落实河长制,启动林长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强化地下水管控,推行地下水水位和用水总量控制,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深度挖掘农耕文化、乡土风俗、文化遗产和山水田园风光,着力构建“3+1+X”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3”是指休闲农业品牌创建的点、线、面,即荣获国家或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即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X” 即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地方品牌,提升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依托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时机,打造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有文化、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培育一批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小镇,全力推进吉林省光能智慧农业博览园项目。扶持恒翔民宿田园综合体、五道江玫瑰谷项目、三道江温泉度假区等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企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鼓励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业态,有序推动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今年新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乡村休闲旅游业收入达到170万元。

  ——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实施区域发展提升工程,以中心镇、特色镇、沿国省道及景区周边为重点,建设工业重镇、商贸大镇、旅游名镇,提高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今年,全区计划实施乡村振兴项目5项,总投资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亿元。

  激发要素活力,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二道江区不断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解决“人、地、钱”问题,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各级农业部门开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遍访工作,摸清底数,建档立卡,精准服务。积极开展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创建工作,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15家、示范性农民合作社达到6个。大力实施资本下乡、企业兴乡、能人返乡、干部驻乡“四乡工程”,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汇聚,不断放大能人带动效应,吸引优质人才返乡创业,优化服务环境,推动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农民增收“富”。注重打好“乡情牌”,感召更多在外的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科技人员、政商界和科教界退休人士回馈家乡、建设家乡。

  ——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探索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探索宅基地置换、废弃宅基地处置有效方式,盘活农村闲置资产。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今年选择一个群众基础较好、领导干部威望较高、经济基础较强的乡(镇)作为试点,实施整乡(镇)推进,盘活农村资源,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年底前2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建设任务。加快构建“银保担”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推动“土地贷”“大棚贷”“农机贷”等金融产品创新,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下乡进村。推广农业大灾保险,探索开展农业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扩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应保尽保。

  加大保障力度,强化项目建设

  今年,二道江区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确保总量持续增加,围绕债券、信贷支持、乡村发展用地、项目审批、技改投入等方面政策,研究制定二道江区的具体落实措施,同时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要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探索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十大行动、百项工程”,谋划和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建立“三农”项目库。通过强化基础、强化招商、强化调度、强化落地,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时序、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多渠道争取投资,确保“十四五”时期“三农”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希望田野疾风劲,春色家园满目新。二道江区将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真抓实干,勇往直前,不断开创“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推动新时代二道江区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7799号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联系方式:0431-88906486
网站标识码:2200000037    公安备案号:2201040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