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搜索热词:

农业 省情 蔬菜 农业农村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行业要闻 > 国内要闻
扛起“藏粮于地”的战略担当——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巡礼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一角。

  9月的中原大地,秋意渐浓,丰收在望。在河南省周口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高过人头顶的玉米一排排直立田间,放眼望去不见尽头。个大饱满的玉米棒托在手里沉甸甸的,不久之后,它们将苞衣尽去,颗粒归仓。

  丰收靠良田。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这两年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护规范化”的“五化”要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河南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建的66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在5月全部进入施工期,展现了一个农业大省扛稳粮食生产责任的政治担当。

  将视野从中原大地拓展至全国,农田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推进。日前,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河南周口市召开。会议认为,机构改革以来,各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推动农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尤其是为克服新冠疫情对农田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提高政治站位,紧盯目标任务,加强形势研判,分区分类施策,严格执行属地疫情分区分级防控要求,做到疫情防控和农田建设“两手抓”“两不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我国粮食产量在较高基数上保持稳产高产、夏粮十七连丰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田插上科技飞翅 改革激发建设活力

  “以前怕涝,又怕旱,还怕农忙时间忙不过来,现在一部手机就能操作,太省心了。”在周口市商水县张庄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52岁的种粮大户邱守先对比今昔,感慨万千。

  老邱所说的是商水县高效节水灌溉区内的智能灌溉系统,它让农民的种粮方式和以前大不一样。“今年夏天我流转的2100亩地里的小麦能够挺过旱情,亩产超过1300斤,靠的可全都是它。”

  为把更多的农民从高强度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近年来,周口市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中,配套建设气象、土壤墒情、病虫害、自动化灌溉等物联网设备,积极打造“智慧农田”,让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如今,随着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大规模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像老邱一样,只需要在家打开手机APP,就可以查看自己农田里的苗情、墒情、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多种指标。高标准农田建设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是乡亲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千变万化,改革是关键一招。这两年,河南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农田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

  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河南从省级层面实现了“一个任务清单、一个资金渠道、一套管理体系”,初步构建了由农业农村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农田建设新机制。同时,出台10多项政策文件和管理制度,围绕“投资标准统一、技术路线统一、建设模式统一、项目实施统一、建设规范统一”,实现了全省农田建设“五统一”。

  河南的改革,也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机构改革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田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农田建设新格局,初步构建了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的“五统一”农田建设管理新机制。

  体制机制的理顺激发了农田建设的活力。据了解,2018-2019年,全国连续两年均超额完成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8000万亩以上;其中,2019年新增高标准农田约8150万亩。到2020年底,全国要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

  落实中央部署要求 地方特色实践有成效

  铺开我国农业版图,鲜明的地域特色令人印象深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要符合这张版图的格局,在模式上避免千篇一律。对此,机构改革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百花齐放”的局面。

  江西地形地貌复杂,丘陵坡地多,为保证建设成效,江西统一将高标准农田亩均建设标准确定为每亩3000元。为弥补建设资金缺口,2019年,江西积极探索“以田养田”的模式,在全国率先提出发行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券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发行两期专项债券共计78.39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877万亩,按时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建设任务且取得显著成效,2018、2019年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建堂介绍。

  同样,为解决农田建设资金来源,四川利用19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入达到3000元以上。

  机构改革后,国家提出要建立“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评价、上图入库”农田建设管理体系。作为信息化强省,广东省积极落实国家部署要求,精心打造广东省农田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一图统管、一网通办”,有力支撑了全省农田建设管理“五统一”。

  “目前,我省农建系统运行顺畅,上图入库工作顺利开展,有力促进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冯彤介绍,下一步,广东计划开展农建系统(三期)建设,建立“互联网+高标准农田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小农经营、土地分散,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推进?对此,江苏省推行“先流转、后建设”,破解了一家一户种植经营模式的瓶颈制约。

  目前,江苏在南京、南通、苏州、无锡等地推行“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农田建设方式。建设前由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预流转协议、对田块统一规划,统一平田整地、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推动碎片化耕地连片整理,实现小田变大田。建设后引入种田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统一承包土地,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效益规模化。

  把握形势攻坚克难 开创农田建设新局面

  从整体上看,机构改革2年多来,我国农田建设成效显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落实农田建设硬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来之不易,但还需保持定力,尤其是要准确把握当前的新形势。全国农田工作现场会明确提出,要清醒认识当前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农田建设工作还面临困难和挑战。

  形势逼人奋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国新建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眼下,距离年底仅剩几个月,一方面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地加快进度,确保对标对表、不折不扣完成这项任务。另一方面,农田建设也将迎来秋后施工黄金期,机遇难得、形势有利。

  高标准农田建设接下来怎么干?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要求,准确把握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由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财政投入单一渠道向多元筹资转变,由项目管理向综合管理服务转变,科学编制规划,加快制度供给,加强监督评价,强化保护利用,积极探索新模式,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

  响鼓重锤,唯有担当。面对农田建设的繁重任务,还需各地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创新方式方法,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开创农田建设新局面。

  “我们将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和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为核心目标,深入探索、实践和总结,加大工作力度,压茬推进年度项目建设,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明生表示。

  作为这次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的举办地,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走在前列,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纷纷点赞。“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举措落实,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打造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河南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坚定地说。

打印
访问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7799号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联系方式:0431-88906486
网站标识码:2200000037    公安备案号:2201040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