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1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B】
2019-01-05 07:16:00
来源:  

  吉农议字〔2018〕41号

姜伟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好红甜菜种植及深加工工作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红甜菜种植及加工现状

  经过对全省各地种植情况的调研和了解,我省红甜菜种植规模很小。只有吉林省标记生物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与农民实行订单种植,企业回收,回收价格每公斤0.6元。2016年该公司从荷兰引进红甜菜杂交种,在东辽县金州乡大渡村六组试验种植12亩地,亩产量4000公斤左右,每亩毛收入2400元,扣除种子、酵母、人工等费用外,亩纯利润在1500元左右。2017年,该公司在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忠诚村、原东辽县石河乡和辽源市开发区各设一个加工企业,在白城、辽源、白山等地订单种植,面积800亩左右,加工红甜菜1600吨,产品有红甜菜营养片、红甜菜果汁、红甜菜袪泥宝、红甜菜养脚醋、红甜菜包子、红甜菜饺子等7个产品。同21金维他等公司合作,借助平台线上线下销售,销售收入大约900万元。

  从国内红甜菜生产种植及加工情况看,红甜菜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红甜菜作为食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欧美部分国家餐桌上的蔬菜。红甜菜还可以生产食品添加剂、纯天然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等,深加工产业链条长,附加值较高。

  二、存在问题

  红甜菜虽然作为食品和医用等价值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但我国的栽培面积较小,而且作为国内主要糖用甜菜种植区的东北、西北和华北也很少种植,除我国长江流域园林中广泛栽培外,国内只有一些特菜基地种植少量的红甜菜,主要用于提取甜菜红色素。红甜菜种植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一)红甜菜对土壤有机质消耗较大。红甜菜栽培技术与糖用甜菜栽培技术相差无几,吉林省农科院研究的甜菜栽培技术基本上能够为红甜菜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但是,红甜菜吸肥力强,在谷类作物和红甜菜都比较丰产的情况下,红甜菜吸收的氮、磷、钾分别比相同面积上的谷类作物高1.5倍以上,红甜菜在整个生育期间都需要一定的肥料。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种植红甜菜会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需要采取轮作的方式生产红甜菜。

  (二)鲜食红甜菜口感较差。红甜菜是新引进的蔬菜及加工品种,在省内甚至国内很少有人了解和认识,对其营养价值更是知之甚少,加上红甜菜的口感不适合国人需要,因此,消费人群都比较少,市场认知度低,目前生产的红甜菜主要用于加工保健品、药品、食品工业原料等。

  (三)种子供应渠道受限。红甜菜种子是进口杂交复粒种,不易扩繁。国内种植的红甜菜品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我国红甜菜引进收集和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选育出的“新红甜菜 1 号”、“甜研红 1 号”、工大食甜 1号”、新品系“LC- 1”,因受甜菜市场行情影响,目前尚未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吉林省刚刚开展了红甜菜新品种选育工作,预计5—8年后可上市。

  (四)红甜菜加工能力十分有限。据专家介绍,国内只有黑龙江大兴安岭科丽尔生物工程公司、河北晨光天然色素公司、青岛鹏远天然色素研究所、山东诸城龙云天然食品公司等不足10家企业从事甜菜红色素生产,年产甜菜红色素50吨左右。红甜菜食品加工主要有低糖果酱、酸乳、红甜菜根果蔬汁、鲜汁等,由于生产工艺与流程技术均未成熟,产品尚未打开市场。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红甜菜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吉林农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2018年5月31日

  (联系人:于金库    联系电话:88906403)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