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1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B】
2019-01-05 07:18:00
来源:  

  吉农议字〔2018〕16号

冯彦辉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吉林省现代种业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继续加大种业发展扶持资金投入,对省内优质种子企业重点扶持,使其在育种科研、制种技术、加工厂房、生产设备上都能够有足够资金支持,使之尽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建议

  省政府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把我省建设成种业大省、种业强省。2011年8月26日,省政府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1﹞38号)文件,明确提出2012年开始省财政设立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扶持 “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贴、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工作,但是从2013到2016年由于各方原因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未能执行,直到2016年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省人大在对新《种子法》贯彻落实情况指导检查督导下,“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经省政府批准2017年该专项资金2000万元。我委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吉林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吉农发[2017]9号),通过自主申报、属地审核和省里组织专家评审,为吉农高新等我省6家“育繁推一体化”和有望成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2000万元,扶持种子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企业实力。2018年落实了2000万元,省农委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2018年吉林省省级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指南的通知》(吉农财指[2017]744号),安排南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种试验费900万元,“育繁推一体化”种业良种推广补助1100万元,重点向农作物审定品种数量多、推广应用面积大、科技创新能力强的省内优质种子企业倾斜,积极鼓励、引导种业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现行的种业科技投入项目分散于农业、科技、发改、教育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支持的重点不突出,支持不足与重复支持并存,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与应用性、商业性研究分工不明确,缺乏对种业的顶层设计和有效引导。下步我委将积极建议财政、发改和科技等部门统筹现代种业发展项目规划,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形成合力,重点向省内优质种子企业倾斜,逐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推动种业做大做强,支持领军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尽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关于“在种业基础设施和基地建设、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市场环境规范治理、引入优秀技术和人才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或补贴”的建议

  省政府始终注重种子基地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我省农业科研单位及种子企业在海南从事农作物基础研究、育种加代、种子鉴定和生产经营等活动需求,省政府2017年落实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扩租耕地资金2000万元,拟在海南省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租用约430亩的南繁用地,为我省种业提供一块急需的南繁科研用地,同时为加强南繁科研用地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省政府落实建设资金400万元,用于基地围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我省南繁科研育种安全提供保障。在省内制种基地建设上,依托项目拉动效应加强对我省优势作物,传统种子基地升级提档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育制种大县建设等项目资金3000万元,重点打造洮南市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项目建设,截止到2017年底,项目资金已到位2190万元,项目建设整体进展顺利,已完成主要机械设备采购招标,加工厂房土建基本完成,厂区围墙地基已打完,项目建成后将使我省制种基地制种能力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在优秀技术、人才引入等工作方面上,我省先后以吉林、通化2个市级农科院为改革试点,推动种业人才流动及成果权益比例工作。鼓励吉林市农科院与吉林省福莱特种业全方位的合作,签订了科研支持企业、企业反哺科研的战略合作协议,有效的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了企业发展;引导通化市农科院与通化通农种业结成了深度的合作关系,在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种子生产销售等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从试点成果上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从现代种业发展体系来看,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需要省农委、省发改委、省工商局、省公安、省人社和省财政等部门统筹施策。下步我们将积极建议省政府组织以上部门围绕现代种业发展体系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按照部门职责分别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共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三、关于“尽快出台或完善扶持种业发展的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的建议

  种业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大力支持,2017年为探索金融业对现代种业发展的支持和合作的方式方法,我委组织14家重点种子企业与邮政储蓄银行开展银企对接,为我省种业和银行业搭建了一个长期合作的桥梁。截止到目前,已促成3000万元的种业贷款,但就目前金融、保险行业的相关产品以及现代种业企业自身的特点而言,金融、保险行业对现代种业企业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下步我委将积极协调并建议由省财政、省银监、省内涉农银行和省内外涉农保险企业制定出台配套的信贷政策,加快现代种业金融、保险产品的创新,完善相关风险防范机制,切实做好对现代种业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种业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吉林农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2018年5月31日

  (联系人:岳本奇    联系电话:87984392)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