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农议字〔2021〕64号
冯彦辉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种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种业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供种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您提出的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也是制约我省现代种业发展需要破解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今年初,省委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我省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实施好“五大行动”,下大力气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科技自主创新、主体培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工作,突破现代种业“卡脖子”技术,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
一、实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提升行动,夯实科技创新种源基础。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是种业创新的基础。我省去年启动了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省政府制定印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20]16号),今年又印发了《吉林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吉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去年全省收集到种质资源1300余份,初步核定入库920份(其中粮食作物276份,蔬菜177份,果树131份,经济作物134份),鉴定为优异种质资源的82份。今年新增水产、食用菌、中草药等种类,将利用3年时间深入开展普查征集、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工作,全面摸清农业种质资源家底。我省作物种质资源在现存的5.8万份基础上,将有望突破6万份。同时,推进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项目建设,由发改委立项投资,建成后可存储资源20万份;同时,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建设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分中心,改扩建国家寒地果树圃和蔬菜种质资源库。打造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平台,组织全面开展资源鉴定评价,保护珍稀、濒危种质资源,深度挖掘优异基因;积极探索建立资源成果权益共享机制,推动种质资源共享利用,为育种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二、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依托我省现有的国家级玉米、水稻、大豆改良分中心,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农业部东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东北中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东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等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力量;积极推进我省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先正达中国等开展育种科研合作项目,深度开展科研部门之间、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建立育种科技创新联盟,积极争取生物育种研发重大专项,抢抓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玉米种质资源基因型和表型精准鉴定平台,开展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挖掘与精准修饰,创新基因操作、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加强科学普及,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重点培育“高产抗逆、适宜机收”玉米、优质抗逆高产水稻、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加快推进新品种研发和商业化育种进程,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我省种业自主创新弯道超车。
三、实施主体培育能力提升行动,打造“领头羊”种业企业。我省现有持证种子企业304家,其中: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135家,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超50亿元,资产总额超120亿元。“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6家,其中鸿翔种业发展较好,在全国玉米种子销量排名前三,但种业综合实力排名还没有进入全国前十。我省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鼓励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科研成果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进一步强化种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鸿翔等优势“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出一批“领头羊”企业。今年,我厅增加种业专项资金支持种业发展,继续实施“强种贷”政策为企业担保融资;省财政设立种业发展基金,5年基金总量达3亿元,解决种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设立“吉林省主粮作物良种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揭榜挂帅”承担育种科研重大项目,实现以产业为引领、市场为导向,推进种业科研创新。出台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域外科研拔尖人才和管理精英人才来我省安家落户,助力我省科研创新工作。鼓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与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种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围绕育种瓶颈,聚焦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培育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高效、优质绿色突破性新品种,提升我省种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实施育制种基地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农业生产供种保障。充分利用公主岭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种业)示范园。通过项目引领,政策支持,平台搭建,引进优势种业和科研单位入住产业园,吸纳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聚集,将园区建设成为集种子科研创新、品种测试与繁育、种子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种业创新发展高地。同时,加强洮南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和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加快生产繁育、科研育种基地的设施水平提档升级;积极争取公主岭国家水稻制种大县和敦化区域性大豆、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扩大主粮种子省内制繁能力,繁育出更多优质良种,强化供种保障能力。
五、实施种业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加强种子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种子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种子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从今起连续3年开展好种子执法年活动,建立和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联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机制,构建以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监管格局,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强化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好合法种子企业、育种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积极性,激发种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的新动能。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省种业的关心关注以及中肯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借鉴,下大力推动我省种业快速发展,也恳请您继续关注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支持做好各项工作。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6月3日
(联系人:尹卫中,联系电话:889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