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L4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吉农议字〔2023〕63号)
2023-06-27 20:29:00
来源:  

 冷向阳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认真落实省委人参专题会议精神 推动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是由省里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人参资源保护开发与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化发展规划。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参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把人参产业上升到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高度,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及建设北方特产大省的主要内容,实施了人参产业振兴工程,为加快推进、认真落实省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人参产业的组织领导,2010年,省政府成立了由主管省长为组长、省直有关部门及产区政府为成员的“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组”(吉政办函﹝2010﹞92号),全面负责人参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督促落实等工作,建立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组织领导体制。

  二是培育建设国际一流人参研究机构、构建一流人参科研开发平台,建立较为完整的人参科技创新体系。我省高校中,吉林农业大学建设的“参茸道地药材现代产业学院”已经成为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合作企业中“吉林参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就坐落在抚松县;通化师范学院建有服务人参产业发展的产业学院“人参学院”。我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等高校分别依托中药学、药学等相关专业开展人参产业领域人才培养。围绕人参研究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长春中医药大学“人参功效物质基础与生物学机制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参分析筛选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药用植物研究实验室”、“长白山中药资源开发与产业化”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等,汇聚了一批研究人才和团队,成为我省高校开展人参产业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科研人员每年围绕人参开展研究,省教育厅每年通过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支持一批研究人参的课题。

  下一步将组织开展人参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结合人才需求,加强人参产业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学生到人参产业相关企业实习实践,提升实践水平,为人参产业发展提供多种类型和层次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支持吉林农业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等高校在抚松等地区开展人参领域科学研究,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积极与抚松县人参企业联系合作,推动成果在抚松等地区转化,为我省人参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是加大人参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省科技厅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在《吉林省 “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医药强省建设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统筹布局人参产业发展及企业创新激励措施。2019年以来,围绕人参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投入经费1150万元,启动实施了人参产业战略提升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人参优良品种选育、人参创新技术研发等项目61个。

  下一步,将持续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人参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功能,激发人参产业创新内在活力,提高人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我省人参创新型企业发展。

  四是强化人参全产业链监管工作,全力改善“长白山人参”形象品牌。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人参品质。2022年在抚松县、汪清县扶持建设3个六年生高品质人参生产基地、3个绿色有机人参生产基地,当年采收六年生以上园参300亩以上,单产超过2.5公斤/平方米,优质参率80%以上;认定“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22个,面积3536亩。组织实施人参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共建设园参和林下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2个,示范面积3400亩,推广面积4万亩,通过近期测产,项目示范基地平均单产提高15%,病情指数降低了8%,人参优质率提高了12.5%,保苗率提高了17%。编制下发了《吉林省非林地绿色人参种植技术指南》,示范引导农民开展人参标准化种植。开展全省人参产品抽样检测,2022年共采集检测各类样品902个,检测合格率超过96%,较2017年提高了33.3%。扶持建设的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实现技术服务参农1.9万户,占全省参农的80%以上。建设的吉林省“数字人参”系统已投入使用,完成全省主要产区的18个点位的数据采集工作,计划年内再新增12个,逐步实现我省人参产业实时监控、病害预警、产业分析及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

  下一步将严把质量关,继续抓好人参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全面提高人参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制定并执行涵盖人参种植、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涵盖药品、食品、日化产品和野山参鉴定等各领域的系列标准;支持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发展壮大,进一步扩大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成员队伍,提高种植联盟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新型人参经营主体走向联合,促进人参产业加速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转变。

  五是抓住人参在新冠感染治疗和康复中补虚最佳作用的良机,深度挖掘、统筹设计、系统性加强人参保健功效的宣传。新冠疫情以来,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渠道和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吉林人参文化及品牌。在吉林卫视、澳亚卫视制作播出人参科普宣传栏目52期,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设立“长白山人参”专栏,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制作发布科普宣传短视频88条,累计观看量60余万人次。连续三年在澳门举办吉林省人参系列经贸推介活动暨“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充分宣传普及吉林人参文化,特别是食用人参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抗击疫情中发挥的重要功效和作用。通过积极建设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74个著名区域公用品牌中排名第一,品牌价值190.48亿元,《长白山人参:多营销渠道讲好品牌文化故事》案例入选2022年度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名录, “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以影响力指数977.53荣获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品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三位。

  下一步将深入挖掘和打造人参文化。收集整理并精心培育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开发一批具有浓厚历史内涵和时代特色的人参文化产品,完成“长白山采参习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做到“文化搭台、人参唱戏”。强化人参食品宣传。加大人参食品及其保健功能的宣传攻势,扭转人参只能药用的传统观念,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人参、食用人参。

  感谢您长期来对我省振兴人参产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诚请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省人参产业发展。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12日

  (联系人:张恺新,电话:13504334312)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