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敬韬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吉林省设立人参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人参是我省得天独厚的资源型优势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省财政厅对特色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021年~2023年,省财政共安排省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共6400万元,围绕加快人参种业振兴、实施品质提升工程、加强人参品牌培育宣传以及强化检验检测等工作,持续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推进人参种业振兴。支持人参良种特别是非林地品种的选育,认定人参新品种3个,其中适宜非林地种植的品种2个;加强人参种源收集和保护,支持在长春市和延吉市建设人参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中心2个,目前已收集保存全球范围人参优质种质资源9173份,特别是对我国传统人参和野山参种群类型资源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保护,有效巩固了我国人参宗主国地位。
(二)提升人参种植标准化水平。以人参为重点,在人参、中药材核心区域创建“张伯礼长白山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10个,重点采用减肥减药、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控、绿色种植、良种良法配套、适时采收等多项生态技术,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建设全省“数字人参”管理系统,对人参种植病虫害、采收时间、加工工艺、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预警和风险评估。建立“数字人参”种植基地可视化及人参病虫害预警及防治体系、加工和质量控制体系、产品溯源召回和防伪体系,推进人参种植管理步入“数字化”管理进程。
(三)开展人参产品质量监测。连续三年开展全省人参及中药材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对“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原料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基地、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核心成员基地及三大人参市场的人参产品进行抽检, 3年共抽样检测人参及西洋参种植基地样品2153份,检测合格率达95.0%,从源头上保障入市人参产品质量,引导市场优质优价。
(四)加强“吉字号”人参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渠道和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吉林人参品牌及文化,提升吉林人参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全球性华语卫视频道凤凰卫视的中文台、资讯台开展 “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公益性宣传;在吉林卫视、澳亚卫视制作播出人参科普宣传栏目52期,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设立“长白山人参”专栏,发布宣传报道249篇;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制作发布科普宣传短视频88条,累计观看量60余万人次;在澳门举办两届“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暨吉林省人参系列经贸推介活动,吉林省佳珍百草王、吉林皇封参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澳门相关企业签订了联合开发合作协议,在人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多个领域展开合作,预计年销售额超过11000万元人民币,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50多家媒体参与报道,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50万人次;组织企业利用农交会、农博会等各类展会开展宣传推介活动。通过积极建设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74个著名区域公用品牌中排名第一,品牌价值190.48亿元,《长白山人参:多营销渠道讲好品牌文化故事》案例入选2022年度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名录,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上荣获最高荣誉—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以影响力指数977.53荣获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品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三位,实现了由吉林省地方品牌到国际化品牌的转身。
(五)开展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申遗。对吉林人参的种质资源、栽培模式、加工工艺、人参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社〔2022〕16号)要求,组织抚松县、集安市、安图县联合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吉林长白山人参栽培系统,现已通过审批。人参文化遗产的成功获批,对巩固我省人参原产地域地位、科学利用林业资源、促进当地乡村振兴、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下步工作
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保障,统筹利用现有中央和省级相关资金,依据产业发展现状,对制约我省人参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立项扶持,支持人参重点企业和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人参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人参产业标准化种植、种质资源保护、关键性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品牌打造、文化塑造以及检验检测等。
感谢您长期来对我省振兴人参产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诚请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省人参产业发展。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3日
(联系人:张恺新 电话:0431-8963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