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臣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办法》出台以来,省级相关部门结合地区实际,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导意见,努力推进市、县、乡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积极搭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体系框架。据行业统计,2023年我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为74.8%,位于全国第16位,与全国平均回收率74.6%基本持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
印发《吉林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意见》,明确相关部门职责、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去年6月中旬,省农业农村厅在舒兰市组织召开全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现场会,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具体工作人员共150余人参加会议,同时会议邀请了全国农技中心专家为参会人员解读《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介绍其他省份工作经验、交流工作心得体会,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推广绿色防控
2023年,我省采取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健康栽培和科学用药相结合的多种绿色防控措施,在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和部分蔬菜、果树上集中进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全省覆盖面积达到5297.1539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12%,有效控制了我省病虫害的发生。我省的“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和“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两套技术模式被遴选为全国“百套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一定程度上从源头遏制了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
三、健全工作机制
各市县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中“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要求,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推动收集、运输、利用、处置各环节实现豁免管理。结合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和分布区域布设集中回收站,配备必要设施,满足储存、运输方便等需求,便于临时存储和运转农药包装废弃物。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打造全省统一网上办事“总入口”—吉事办,各地各部门自建网上办事渠道,并加快向“吉事办”对接整合,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数字化监管。截至2023年12月,各地通过测算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科学合理布设回收站(点)10882个,回收点布局覆盖4812个农药经营门店。
四、强化监督检查
在农药使用高峰期开展督导检查、技术指导,发现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未按规定进行回收处理等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定期检查农药经营门店是否有拒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行为,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是否符合国家管理办法和我省实施意见要求。2023年,我厅结合部、省农药监督抽查等工作,赴九台、长岭和双辽等32个县(市、区)的132家农药经营门店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检查指导工作,现场提出指导建议,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的原则,实行省市指导,县乡落实的责任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鼓励各地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并结合乡村振兴、黑土地保护等,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纳入其中,便于工作开展。三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培训。多渠道广泛开展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意识,积极参与回收工作。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3日
(联系人:王洋;电话:0431-8890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