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D2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吉农议案〔2025〕19号)
2025-06-25 14:00:17
来源:  

九三学社省委会: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吉林省中药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在优化我省土地资源,解决中药产业用地需求方面。

为解决中药产业用地需求,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东部山区人参等特色农业种植用地保障措施的通知》(吉农联发〔2025〕5号)。一是支持利用15度以上山坡地种植人参等特色农作物,相关市县要按照优先使用一般耕地、尽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原则,统筹优化本地特色农业种植用地布局,保障用地空间。二是加强各类农作物种植统筹保障粮食产量。除边境村外,15度坡以下一般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上,原则不得再新增人参、蓝莓等特色农业种植;对15度坡以下耕地上已经种植人参、蓝莓等作物的,要在人参起参、果树老化换代后,及时对地块恢复耕种,进行粮食作物种植;对特色农业种植占用耕地可在本地落实补充耕地的,相关市县要通过恢复、垦造耕地予以及时补充。三是建立实施跨市域落实补充耕地保障机制,根据人参等特色农业种植发展规划,省农业农村厅每年年初调查市县人参等特色农业种植需要扩大的使用耕地规模,省自然资源厅统筹考虑全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上一年度耕地面积和稳定耕地数量等因素,结合各市(州)恢复、垦造耕地实际和承担补充耕地任务意愿,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共同研究拟定年度种植人参等特色农业跨市域补充耕地计划规模。四是鼓励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政策,在现状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鼓励投资主体与村集体共同签订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协议兴办企业,建设人参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仓储等产业项目;五是实施“点状供地”政策。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实施人参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乡村产业项目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用零星、分散建设用地的,可结合项目区块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建(构)筑物占地面积、配套设施等点状布局,按照“建多少、转多少、供多少”的原则进行点状报批和点状供应的项目用地方式,节约用地成本。六是实施项目建设重点保障政策,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对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人参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所需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由省级统筹配置。

二、在推动人工智能研发,实现中药产业量质双升方面。

新时代以来,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大力推动了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进程,省科技厅在中药新药创制和中药种(养)殖设备研发上均给予了项目支持,着力推动中医药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在“十四五”期间,共支持中药、中药材生产设备、保健食品等中医药相关领域科技项目433个,投入省级科技创新资金近2亿元。一是组织实施了“中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梅花鹿产业科技创新”“第二批人参产业战略提升”3个重大专项共7个子课题,投入省级科技创新资金1338万元。二是支持吉林农业大学承担“食药用菌棒回收及处理技术与装备研究”重点研发项目,投入经费50万元。三是启动实施了“吉林省智慧农机聚力攻坚专项”,将“基于全域感知的自走式人参移栽机”纳入特色经济植物(菌物)智慧农机专项支持范围,实现人参移栽的自动化、标准化、精准化,减少人力投入与人为移栽失败风险。四是推动组建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细胞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五是推动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野山参智能辅助鉴定系统。

按照国家“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规划要求,吉林省卫生健康委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工作。2021年,省卫健委与科大讯飞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通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语音随访、辅助诊疗等技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电子病历的书写效率。2024 年按照国家卫健委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面向智慧医疗领域,部分医院开展“影像分析辅助诊断”、临床手术机器人应用、临床手术 3D打印技术等试点应用,为提升诊断效率及服务质量提供有益辅助。

三、在数字赋能创新应用,激发中药产业发展潜能方面。

202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从推动中药全产业链数据协同、提升中药种植生产数智化水平两个方向赋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林草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数字化发展战略,以“数据赋能、智驱转型”为导向,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与示范。围绕加快中药产业发展,尽快解决困扰我省林下种植发展的技术瓶颈,把更多更好的先进成果和实用技术送到林农手中,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科技附加值。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推广示范资金,大力开展林下中药材技术推广示范。二是组织我省6个国家级林草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按照《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对水文、土壤、气象、生物多样性等各要素100多项指标进行长期定位监测,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三是结合林草中药材种植管理的实际需求,对林下参种植等空间开展调查,并将确定的宜参林地全面实现落地上图。四是省政数局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于2025年3月19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多领域多行业场景应用。鼓励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药材种植领域深度应用,提升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水平。依托农业大数据和大模型底座,探索开发专业化生产经营决策咨询模型,打造农机、农艺和农业数字化相融合的单产提升和产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新模式。

下一步,省林草局将深化“数字林草”与中医药产业融合,积极开展数字赋能、创新应用等方面工作,强化责任担当,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省政数局将积极落实《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多领域多行业落地场景应用。持续推动中药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高企业转型升级认识,组织医药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专项支持,做好梯度培育,引导企业在工厂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

感谢您对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和监督。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5月26日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