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脱贫地区农民和脱贫人口增收措施(2025版)④——消费帮扶
2025-04-09 09:57:12
来源:  

消费帮扶工作措施

2025年,全省继续扎实推进消费帮扶,助力脱贫人口增收。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内单位采购和8个原国贫县特色农产品销售工作。现制定措施如下。

一、完善消费帮扶机制

财政‌预算单位不低于10%的食堂食材采购份额用于脱贫地区产品,有条件单位可提高至15%。加强农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把好产品质量、价格等关口。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探索农产品滞销预警和应急采购机制,保障脱贫地区群众收益。开发帮扶产品数据平台,持续更新认证脱贫地区帮扶产品,建立帮扶产品名录图集。

二、打造全省区域公共品牌

坚持全省统筹,聚焦大米、绿色果蔬、肉牛、食药用菌等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挖掘“吉字号”特色品牌的历史文化,提升文化底蕴,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加快补链延链强链,形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用产业集聚带动劳务品牌培育,提高消费帮扶带动就业效能。促使全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食品企业更多跻身国际国内消费市场。‌‌

三、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和销售力度

(一)组织开展脱贫地区帮扶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金融机构、进企业等活动。对省级征集认证的674个帮扶单品开展进食堂、内部商超、休息区等活动,鼓励职工(工会)在节日发放慰问品时,优先采购帮扶产品。加大对滞销产品销售力度。

(二)加快线下购销平台建设。会同省总工会、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等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倡导各单位(部门)工会在节庆、慰问等活动优先在展销馆购买福利产品,发放消费帮扶产品购物券。引导干部职工自发购买帮扶产品和旅游服务,鼓励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到脱贫地区开展疗休养活动。组织企业和帮扶产品参加农产品推介会、展销会、交易会和博览会等活动,集中推介、展示、销售特色消费帮扶产品。

(三)打造各级线上销售平台。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吉工购”官方采购小程序平台,提升帮扶产品采购便捷度。省级要率先与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进行深入对接,组织开展吉林农特产品专场。

(四)组织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等通过签定协议、消费帮扶展销会等线上线下集中采购帮扶产品。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积极参与消费帮扶;鼓励各地在组织发放消费券时引导市民优先购买帮扶产品。

四、推动开展市场主体直接购买帮扶产品

以奖补政策引导鼓励大型电商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到脱贫地区,定点采购、上门采购帮扶产品,推动帮扶产品进市场、商超、社区。每年给予企业收购滞销帮扶产品总额10%、最高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奖补。

五、加快完善帮扶产品流通销售体系建设

(一)加强帮扶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推进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生鲜电商前置仓等终端网点建设,提升农贸市场、菜市场“最后一公里”惠民功能,畅通帮扶产品流通“微循环”。

(二)提升帮扶产品流通效率。构建联县通村物流中转节点,推进村级农村物流节点全覆盖。规划布局冷链物流设施,加强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高速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六、引入金融“活水”助力消费帮扶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中短期金融产品,提高贷款融资比例和规模,用好农村消费信贷产品,为消费帮扶提供金融保障和支撑。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