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工作措施
2025年,全省“雨露计划”毕业生和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力争实现100%就业创业,提高工资性收入,现制定推进措施如下。
一、加强信息摸排,做好跟踪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教育、人社部门建立“雨露计划”在读学生清单和毕业学生就业创业情况清单。动态掌握即将毕业学生就业或继续学习意愿和已毕业学生就业创业去向及需求,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并及时录入系统。对已就业创业的毕业生,重点关注就业岗位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对就业创业情况发生变化的毕业生及时掌握情况,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二、优化培育机制,提高就业质量。鼓励引导职业院校结合社会和企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科学开发课程。深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联合职业院校举办定制班、定向班,靶向培养,定向就业创业,实现“雨露计划”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畅通“校门”到“厂门”的绿色通道。
三、强化政策保障,开展就业帮扶。对有打零工意愿的雨露计划及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岗位,是提高工资性收入的必然需求。号召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用工主体,建立岗位需求清单,提供适合“雨露计划”(含脱贫人口高校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相关部门在毕业季组织开展省内大型企业专场招聘、校园招聘、定向招聘等对接就业帮扶活动,向“雨露计划”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岗位信息、见习机会、职业规划等服务。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就业帮扶基地奖补等支持政策,鼓励引导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创业发展。
四、加强调度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各地每半年落实好“雨露计划”在校生补助工作,做到应补尽补,不可漏补,并同步录入系统;各地要形成2025年雨露计划及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台账,明确工作岗位、月平均工资性收入;坚持系统月提取、季通报制度。通过选树典型、召开现场会等形式,营造良好氛围,推进工作扎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