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十四五”以来,吉林省锚定现代化大农业主攻方向,统筹推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农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梨树县富民种业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内,农户们围着新品种不时相互交流选种心得,为来年春耕提前谋划。销售经理徐强告诉记者,为培育适配黑土地的优质良种,公司组建核心研发团队,将分子育种等新技术与“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经验相结合。科研人员在不同墒情、气候条件下跟踪品种表现,累计收集分析数据上万组,历经多年选育迭代,才让这些良种通过国审“大考”。
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围绕育种制种,吉林加强寒地区域育种中心和玉米、水稻等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建设,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从春播到秋收,田野上的农机轰鸣取代了传统耕作,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4%。
“十四五”以来,吉林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耕地质量提升。持续扩大“梨树模式”推广面积,2024年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到4108万亩,较2020年翻一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125万亩,黑土地耕层厚度、耕地等级、有机质含量实现“五连增”。
一系列硬举措带来了实打实的丰收成果。吉林省粮食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2024年达到853.2亿斤,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实现“二十连增”,总产有望再攀高峰。
在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的同时,吉林省以人参产业为代表的园艺特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园艺特产业综合产值达1620亿元,较2020年增长20.8%,其中人参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吉林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立足资源禀赋,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031.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589.8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一产增加值增速均达到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彰显出吉林农业的韧性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