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一代粘虫、草地螟幼虫发生为害警报
2018-06-14 14:20:00
来源:  
    根据全省各地迁飞性害虫的监测结果,依照粘虫、草地螟的迁飞规律和发生为害特点以及下阶段天气形势,综合分析判断我省多地粘虫、草地螟已经进入1龄幼虫期,未来5-7天左右,虫龄将处于2-3龄,达到最佳防治阶段,此后将逐步进入暴食期,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段,依据监测数据决策部署,科学安全进行防控,避免农作物受害。
 
    预警依据:
 
    1.见虫时间早。今年我省西部县市5月中旬就诱集到粘虫、草地螟成虫,长岭县5月16日诱集到草地螟、粘虫,草地螟比去年早8天;梨树5月18日诱集到粘虫,比去年早7天;镇赉县6月3日发现草地螟,比去年早5天。 
 
    2.成虫范围广、数量大。截止目前,全省镇赉、长岭、通榆、洮南、梨树、德惠、乾安、双辽、扶余、双阳、大安、洮北等地灯下和田间都已经监测到草地螟成虫,上周洮南一周诱蛾量累计达3877头,长岭一周诱蛾量达1119头。粘虫除在上述地区发现外,还在东丰、东辽、永吉、桦甸、榆树、通化县、柳河、梅河口、公主岭、伊通等地监测到,上周梨树一周诱蛾量累计达300头,长岭一周诱蛾量达122头。    
 
    3.卵量大。6月13日调查,东辽粘虫20把谷草把诱卵37块,平均每块卵粒数143粒,镇赉、长岭、农安等地诱集到的卵量也很大。6月12日调查,洮南监测到6块草地螟卵,大安、德惠等地也调查到草地螟卵块。
 
    4.已经零星发现低龄幼虫。6月12日调查,梨树个别玉米地块发现粘虫幼虫,每平方米3头左右,东辽个别玉米地块粘虫幼虫每平方米4头左右。洮南个别地块也发现草地螟低龄幼虫,密度每平方米80头,但主要发生在杂草上。目前粘虫、草地螟幼虫都处在1龄阶段。
 
    5.气象条件有利。气象条件对大部地区粘虫、草地螟幼虫的发生危害有利。吉林省气象台预计本周(6月11日-17日),全省平均气温18℃左右,比常年19.8℃稍低;全省平均降水量28毫米左右,比常年20.1毫米稍多。 
 
    综上所述,我省除延边、白山地区外,其他地区都已经监测到粘虫、西部地区监测到草地螟,个别农作物田块已经发现低龄幼虫。植保技术人员要抓紧与当地政府主管领导及早汇报沟通,认真做好监测和防控技术指导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虫情动态,按时汇总、分析、传递虫情信息,及时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召开现场会等各种方式发布预报、警报,引导舆情,做好防治技术指导服务,培训种植户对粘虫、草地螟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开展绿色防控,虫口夺粮,争取将虫害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保证人畜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