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省当前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结合玉米种植区域和栽培状况等因素,参考气候趋势预测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全省玉米大斑病中等发生,长春、四平、吉林、松原等地局部偏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约500万亩。
测报依据
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
截至2025年7月21日,据全省43个县级区域站系统调查数据,全省玉米大斑病平均病株率为0.22%,比上年同期低0.52%。平均病株率较高的地块是双阳区4%、集安市3%。全省累计发生面积1.05万亩,比去年同期少4.48万亩,比2020-2024年同期平均值少13.4万亩。
栽培状况有利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全省玉米主产区多集中连片种植且大面积连作,栽培密度普遍偏高,品种抗病性不强,病害在适宜条件下蔓延快。生产上农民习惯采用一次性施肥方式,氮肥用量高,施肥不均衡,利于病菌入侵。目前玉米田已经封垄,田间郁闭,给玉米大斑病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气候条件适合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7-8月全省平均气温23~24℃,较常年偏高,全省平均降水量320~350毫米,较常年偏多1~2成,比去年偏少。气象条件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流行有利。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长中后期的一种常发性病害,目前我省玉米陆续进入抽雄阶段,田间湿度较大,气温较高,适宜玉米大斑病发生流行。建议各级植保机构,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做好玉米大斑病调查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大斑病发生动态,指导农民或植保专业化组织开展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