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大风天气设施蔬菜的应急建议
2025-04-14 08:29:54
来源:  

吉林省气象台2025年04月11日10时09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松原大部、长春、四平、辽源、吉林西部有5-6级西南风,瞬间风力可达7-8级,部分地方伴有扬沙或浮尘,其他大部分地区有4级左右偏南风,瞬间风力可达6级。同时受高空冷涡和地面气旋共同影响,4月11日午后至15日,我省将有一次明显雨雪天气过程,全省大部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0-14℃,东部部分地方累计降温幅度可达16℃以上。此次天气过程雨雪量大、降温剧烈,对设施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现针对设施蔬菜生产提出以下应急防御建议:

一、防风防雪措施

1. 棚体结构加固

(1)立即排查温室、大棚钢架、竹木骨架是否锈蚀、松动,更换锈蚀、断裂部件,加固支柱、横梁等关键部位,老旧棚室内部增设“人”字形临时支撑(间距≤3米),增强抗压能力。

(2)使用专用加密压膜绳或铁丝,确保棚膜紧实无松动,每隔30~50厘米横向固定;通风口、侧窗需完全闭合并用卡槽加固,将棚膜埋入土中至少20厘米,或用沙袋、砖块压实四周,防止大风灌入撕裂棚膜。

(3)在迎风面或设施外围架设防风网(高密度遮阳网或尼龙网,透风率50%~60%),削弱风力冲击。

2.清理周边环境

(1)移除设施附近的杂物(如枯枝、工具、废弃物),防止被大风吹起撞击设施。

(2)修剪周边树木的高大枝条,避免断枝砸坏设施。

3. 积雪清除与应急处理

东部山区重点防范:暴雪区域需提前备好长杆刮雪器、软毛扫帚等工具,降雪期间每2-3小时清除棚顶积雪,避免超载垮塌。

二、保温与温度调控措施

1. 多层覆盖增温

在棚室内增设二层膜、小拱棚或无纺布覆盖,形成空气隔热层;夜间可在棚外覆盖保温被、草帘或废旧棉被,提升保温效果。

2. 应急加温设备使用

(1)热风炉与增温块:当夜间棚内温度低于5℃时,启用热风炉、燃油暖风机或增温块(每亩放置8-10块)临时加温,加温时需专人值守,避免火灾或一氧化碳中毒。

(2)暖光灯补温:对育苗床或幼嫩植株,悬挂红外线补光灯(每10平方米1盏),距离植株50厘米以上,每日补光4-6小时。

3. 通风管理

白天在气温回升至10℃以上时,短时开启顶风口通风排湿,避免棚内湿度过高引发病害;下午3点前关闭风口,减少热量流失。

三、排水防涝与光照管理

1. 排水系统疏通

(1)沟渠清理:提前疏通棚室周边排水沟,低洼园区配备抽水泵,防范融雪或雨水倒灌。

(2)棚内防渗:修复棚膜接缝漏洞,垄间开浅沟导流,避免积水烂根。

2. 人工补光

连续阴雨雪天,每日上午9-11点、下午2-4点开启LED植物灯,维持光合作用。

四、病害防控与农事管理

1. 湿度控制与病害预防

(1)减少灌水:雨雪期间暂停浇水,采用膜下滴灌或微喷带少量补水,保持土壤湿度60-70%。

(2)烟熏剂防病:棚内湿度>85%时,傍晚使用百菌清烟剂熏蒸,防治灰霉病、霜霉病;次日通风1小时后人员再进入

2. 农事操作调整

(1)暂停整枝疏果:低温期避免修剪、授粉等操作,减少植株伤口;已坐果的茄果类蔬菜可疏除部分幼果,减轻植株负担。

(2)植株整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集中移出棚外深埋,降低病原基数。

五、人员安全与应急准备

1.人员安全:工作人员在大风期间避免外出作业,确保人身安全。如需外出,需佩戴防护装备,避免被飞散物击伤。

2.物资准备:检查并确保应急照明、发电机等设备正常运行,以应对可能的停电。储备必要的食品、饮用水和保暖物资,确保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准备铁锹、绳索等工具,用于清理倒塌设施或固定设备。

3.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人员分工和撤离路线。指定专人负责监控天气动态,安排24小时轮岗值守

六、灾后恢复与生产自救

1. 设施抢修与清理

(1)垮塌棚室处理:灾后优先修复轻微受损棚室,清除变形骨架,重新焊接或绑扎;完全倒塌的棚室需清理残膜、断杆,避免划伤植株。

(2)覆膜与保温恢复:修复后立即更换新膜,恢复多层覆盖;清理棚周积雪,防止融雪倒灌。

2. 植株补救与补种

轻度冻害植株喷施5%氨基寡糖素+0.3%尿素溶液,促进恢复;重度冻死地块及时翻耕,补种;天晴后浅松土,追施腐殖酸水溶肥(每亩5公斤)促发新根。

3. 环境消毒与病虫害防控

(1)全棚消毒:灾后3日内用5%次氯酸钠溶液对棚内地面、骨架喷雾消毒;土壤每亩撒施生石灰50公斤,调节酸碱度并杀菌防止病害发生。

(2)虫害监测:加强蚜虫、粉虱监测,悬挂黄色粘虫板(每亩30张)或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吉林省果蔬产业技术体系

2025年4月12日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