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1年7月玉米市场形势分析
2021-08-09 14:21:00
来源:  

  【特点】需求疲软,玉米市场继续偏弱运行

  

  一、玉米市场情况

  (一)价格走势

  本月,基层余粮见底,贸易商出货积极,加工企业停收检修,饲料企业库存充足,需求整体疲软,玉米市场继续偏弱运行,价格继续下跌。据12316热线平台不完全数据统计,省内农民出售玉米月均价(标准水,元/市斤,下同)为1.24,环比下降0.04、降低3.13%,同比增加0.25、提高25.25%。各地农民坐家出售玉米价格分别为:四平1.25-1.35,长春1.24-1.30,通化1.21-1.27,辽源1.21-1.26,吉林1.20-1.25,松原、白城1.20-1.24,延边州、白山1.20-1.23。

  (二)购销情况

  本月,贸易商市场预期偏弱,采购意愿不强,随着存粮成本的增加,出货意愿不断增强,收购价格和出库价格继续下降。截至7月30日,各地贸易商二等以上干玉米主流收购价为2450-2660元/吨,主流出库价为2490-2700元/吨。

  本月,省内深加工企业多数停收检修,继续收购的企业收购价格以下调为主导。省内加工企业三等玉米月平均收购价(标准水,元/吨,下同)为2634,环比下降64、降低2.37%,同比上涨767、提高41.08%。7月31日,各大加工企业三等玉米收购价分别为:中粮榆树停收、停收前2760,中粮公主岭停收、停收前2720,四平天成2700,松原嘉吉生化停收、停收前2550,吉林燃料乙醇2510。

  从加工产品价格(元/吨,下同)看,月内淀粉、酒精和DDGS价格同步下降。省内淀粉市场主流均价为3132,环比下降168、降低5.09%,同比上涨563、提高21.92%;酒精市场主流均价为6892,环比下降208、降低2.93%,同比上涨1249、提高22.13%;DDGS市场主流均价为2432,环比下降134、降低5.22%,同比上涨509、提高26.47%。

  从畜牧业情况看,猪肉市场需求并没有明显改善,但收储政策托市,生猪价格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不大。截至7月31日,全省育肥猪月平均出栏价格为14.86元/公斤,环比上涨1.18元/公斤、提高8.63%,同比下降20.86元/公斤、降低58.40%。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基层购销清淡,贸易商售粮压力较大。东北地区中上旬大部分贸易商售粮压力较大,玉米流通困难,购销两淡,价格下行,下旬受华北价格上涨影响,部分贸易商收购价格略有上调,基层贸易商月均收购价为2528元/吨,环比下降91元/吨、降低3.47%;华北地区中上旬市场消费低迷,贸易商出货积极,收购积极性欠佳,价格下跌,下旬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上涨,对市场略有提振,基层贸易商月均收购价为2773元/吨,环比下降64元/吨,降低2.26%。

  2、深加工企业停收检修,收购价格低位。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库存充足,停收检修企业数量增多,开机率降低,价格低位;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采购有限,价格承压下行,下旬开机率有所增加,部分企业提价收粮,全国加工企业月均收购价为2756元/吨,环比下降78元/吨、降低2.75%。

  3、港口现货成交低迷,双港价格下行。北港集港量继续维持较低水平,收购主体较少,现货价格整体下行,月平舱均价为2678元/吨,环比下降104元/吨、降低3.74%;南方销区饲料企业需求替代作用明显,南港现货成交低迷,价格走弱,月成交均价为2807元/吨,环比下降124元/吨、降低4.23%。

  三、后市形势展望

  本月,基层玉米购销已基本结束,粮源主要集中在中间环节,需求疲软,贸易商积极出货,回笼资金意愿较强,市场运行偏弱,价格继续下行。深加工企业进入季节性检修阶段,加工需求进一步下降,东北加工企业价格低位,华北加工企业价格先跌后涨、幅度不大。北港集港量和南运量双低,销区养殖企业采购意愿较弱,南港销售走货较慢,双港价格整体回落。目前,中间环节仍有供应压力,市场心态偏空,无论是本地加工企业还是南方销区需求都不强劲,但贸易商对低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而且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预计短期内我省玉米市场将可能处于弱势盘整阶段。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