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时间:2025-06-30 14:17:42   来源:   作者:张书源
打印| 字号:[         ]
通化:“质”“量”齐驱 “参”生不息

人参产业是通化市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当前,全市围绕“四好”林下山参发展路径和“三良”园参发展思路一体推进、多点发力,在标准化种植推广和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精准施策,在种源保护、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等环节取得新突破,进一步为人参产业发展筑牢根基、注入活力。今年1-5月,全市人参产业综合产值156.94亿元。

在种植领域,全市林下参种植面积32.09万亩,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全省的85.40%、86.42%,园参留存面积4.68万亩,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全省的26.15%、26.12%;

在加工领域,全市现有人参加工企业450余户,规上生产企业28户,全国A股上市的2户人参领域企业均落户通化;在销售领域,通化拥有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市场和通化快大人参交易市场两大人参市场,2024年交易总额165亿元,其中澳洋市场的野山参交易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

在科研领域,通化拥有张伯礼院士工作站、吉林人参研究院等7家科研机构和1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取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40项,制定人参种植、加工、检验检测等相关标准60项,研发人参新资源食品194种、通过SC质量体系认证130种,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

在品牌领域,通化拥有新开河、益盛、紫鑫等中国驰名商标3个,争创“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179个,数量居全省第2位,人参炮制技艺列入国家非遗名录,清河野山参节等特色活动享誉全国。

通化市坚持科技兴参战略,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益盛药业联合长春中医药大学筹建吉林省非林地人参种植及产品开发科技创新中心,已提报筹建方案并争取纳入全省重点培育库,同时依托吉林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开放50台(套)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持续攻关关键技术,支持云岭野山参、修正药业申报省“聚力攻坚”专项,分别获得300万元林下参种质资源选育和600万元健康食品开发资金,益盛药业承担的省“揭榜挂帅”专项“破解非林地人参连作障碍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发表SCI论文。

全力加强专业人才引进,推动吉林医药学院团队与通化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并申报省科创专员,计划从域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科技人才担任2年市科创专员并入驻企业。

百草之王,生机盎然。通化市锚定“世界参都”目标,以“四好”“三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抓手,有效巩固一产基础,科学规划种植区域,推广生态种植模式,提高林下参、野山参等高品质人参比重,严格保障质量安全。

大力提升二产能级,坚定发展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进战略投资重点突破高科技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人参产业与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和化妆品产业相得益彰。

创新发展三产融合,深入挖掘人参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业态,打造集人参种植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和研学基地,讲好通化人参故事,提升产业附加值和文化软实力。

注重塑造品牌形象,整合资源持续拓展电商直播等销售新渠道,加强国内外市场推广,增强“长白山人参”区域品牌和“通化人参”地理标志市场影响力,推动人参产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升级,从卖原料、卖初级产品向卖科技、卖品牌、卖解决方案转型,促进通化人参成为全省特色产业标杆,为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