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白山系余脉的二道江区,三分之二地域为山区,年均气温6.3℃、年降水量690-750毫米的独特气候条件,为林下山参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依托这份自然优势,目前全区人参种植面积6000余亩,其中林下山参5461亩,今年上半年实现综合产值5300万元,“百草之王”真正成为推动当地百姓致富增收的“金钥匙”。
品质管控从土壤开始。走进二道江乡林下山参种植基地,500亩林下山参的土壤采样工作已在中检集团的支持下顺利完成,构建起详实的产地环境数据库,每块地的重金属含量、有机质指标都有据可查,为产品认证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也推动了种植基地的规范化管理。电子围栏在林间划出整齐的边界,设备终端实时向政府平台传输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目前,全区3处林下山参种植基地已完成电子围栏、信号塔等设施安装,部分设备调测完毕,并已接入政府平台,为2900亩林下山参配备了“科技保镖”。
与此同时,全区4255亩林下山参实现溯源管理,其中10-15年参龄的有1299亩、15年以上参龄的有2956亩,扫码即可查看从播种到采收的全周期记录,这些参龄长、品质高的林下山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现在每块地的pH值、重金属含量都有详实记录,卖参时能提供完整的‘体检报告’了。”参农们高兴地说。
从电子围栏的精准防护到土壤数据的详实记录,实现了溯源体系的全面覆盖,二道江区以标准化体系为抓手,守护着每一株“天生好参”,推动人参产业向规范化、高品质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