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时间:2024-06-04 09:02:00    来源:    作者:肖桂仙 阎红玉
打印| 字号:[         ]

农民日报:吉林舒兰市:“四好农村路”编织乡村振兴梦

  “法莲路修完之后,我们开车去舒兰缩短了10多分钟,到镇里只需要三四分钟。我经营的果园、苗木园运营成本也大大降低。”吉林省舒兰市法特镇头台村村民牛经辉对家门口这条路的变化有着特别的感受。以前,道路沟沟坎坎,雨天更是看不清水坑有多深,现在路修好了,村里致富更有“路”了。

  3年来,舒兰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形势,实施“四好农村路”工程、乡村畅通工程向更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由1条高速、3条国道、2条省道构成的路网骨架,由5条县道、125条乡道构成的次网骨架和由843条通村公路组成的支线路网,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442公里。

  一路畅通 扫除发展障碍

  舒兰市环城街道平安营大桥从前是年久失修的漫水“吊桥”,平安营村的村民需要绕行至红石村才能到市区。路不通,收粮的人进不来,粮食收购价都要比其他地方低几分钱,村子700多户村民,每年都要少赚10多万元。

  为了彻底治好村民的这块“心病”,当地交通运输局规划修建了平安营大桥。水泥、沙子、大型机械,83名工人用了120天就修建完成。较以前的旧桥,新桥桥身强度高、容纳性广、功能性强,解决了细鳞河跨水的交通问题,运输工具和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

  “修了桥,开车到市区只要10分钟,粮食收购价现在也和其他地区持平了。”平安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树宝说。

  据了解,3年来,舒兰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93亿元,完成“四好农村路”改造724公里,改造老旧路135公里、危桥5座,新建通屯硬化路128公里,自然屯通硬化路率96.4%,建制村硬化路全覆盖,惠及18个乡(镇、街道),25万人因路受益。路通了,资源和产品像血液一样流进流出,乡村振兴的“大动脉”就此打通。

  一路有“长” 护佑乡村远景

  农村公路建成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如何解决?“一路一‘长’、路路有‘长’”成为这里管路护路的选择。

  住房扩到村路上,10米路宽变成一米半,车进不去,“在苞米秆里找房子”,曾一度成为法特镇西良村的“家丑”。

  “这是阻碍西良发展的大问题,血管堵了,养分进不去,村子还有个好?”西良村党支部书记、村路路长高迪向这个顽疾“开了刀”。

  高迪和村干部统一思想,违建是一定要拆的,路是一定要通的。村干部联名给市交通运输局写了情况说明,后者调研后认为,西良村的路得通。

  然而,拆除违建又成了难题,村干部找村民做工作,有的村民不配合。“对那些不同意的,我向村民承诺,违建拆了后3年之内全村都通路,不通路我就不做这个村书记。话一出,村民都服了。”当时的情景,高迪记忆犹新。紧接着,村干部和志愿者连续拆除几百处违建,为修路腾出了空间。不久后,新路建成、村路通了,村民心路也通了。

  路路有“长”,路长也要把自己当个“长”。舒兰市设置了县、乡、村三级路长210名、路线长328名,明确路域环境卫生、路面路基日常维护、公路绿美化、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等21项具体工作,让各级路长抓有标准、落有抓手。全市5条县道、125条乡道和843条村道路路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经管。

  一路繁花 扮靓人居环境

  走在天德乡三梁村的村路上,总能看到很多人在路边翻土栽花。半个月之后再去,道路两侧已是繁花锦簇,穿过这条花路,宛如行走在诗画之中。

  乡村之外,在水曲柳高速口附近,不少工作人员正在栽种绿化苗木。这里正建设包括各类乔木、灌木在内,面积860平方米的生态园供村民娱乐。边沟整洁干净,花卉层次分明,两侧绿树成荫,从高速口进入舒兰即可观赏美丽乡村风景。

  环城街道兴山村把花卉种植作为村里的特色产业,每年3月底就开始撒种育苗,1个月后就能移栽培养,5月下旬就能长成。花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美丽乡村路的发展和建设。“每年,市直机关和各单位都会来我们这采购花卉,用于城市和乡村美化。”兴山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光说。

  近年来,舒兰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民心工程,重点解决道路周边的脏乱差等问题,以种植树木、花卉为主美化乡村道路,以此为契机打造7条“产业路”、5条“旅游路”、4条“资源路”、49条“乡村振兴路”。今年,该市预计修复和新建农村路333公里,清扫农村公路1225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