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正是万物生长之际,可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洮南市,这里的麦田已然变得金黄,跑步进入了收割季,抢先一步进入丰收。
在洮南市郊的一家大型农场内,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与周边的绿色景致形成鲜明对比。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作业,全力开启丰收进程。据农场负责人沈军介绍,今年农场的种植面积再创新高,小冰麦种植达15000亩,燕麦2万多亩,预计今年每公顷产量较去年提升1000斤以上。
在炎热的七月中旬,这里为何能够提前“抢跑”进行麦收?答案就藏在农场所种植的作物品种中。据了解,农场主要种植抗寒能力极佳的“小冰麦”,被称为“种在冰上,收在火里”的“小冰麦”是一种特殊的小麦品种,它可以在东北春寒料峭的三月下旬就进行播种,而七月中旬即可收割,非常适合这里的气候。
吉林省农科院洮南综合实验站负责人林志表示,白城地区积温较高,昼夜温差大,且有碱性土壤,特别适合小冰麦生长,其磨成面粉后面筋度高,颇受青睐。
本轮收割完成后,农场马上就将继续进行二茬播种。这样的双季种植方式,既能确保农户们更好的收入,更可以保障总体的粮食产量。
今年,农场与吉林省农科院合作,在二茬作物中创新性地引入了大豆。林志称,此举意在利用大豆根瘤固氮作用培肥地力,保护黑土地,同时通过小麦和大豆主粮作物的双季种植,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