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搜索热词:

农业 省情 蔬菜 农业农村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市县要闻
黑土地论坛 梨树的靓丽名片——聚焦梨树黑土地论坛·2016年会

    9月1日至2日,梨树黑土地论坛·2016年会在梨树隆重举行,国内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教授以及部分国外专家学者齐聚梨树,通过专题论坛搭建国内外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平台、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平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寻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使梨树黑土地论坛成为汇聚全球农业专家学者的人才洼地、成为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领航高地。本版将有关梨树黑土地论坛的相关情况和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录,以飨读者借鉴。
 

    黑土地论坛开辟梨树模式:

    梨树,立足优势把“黑土地论坛”打造成“最美名片” 

    中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经过9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梨树系统总结出了免耕技术生产体系,目前已经辐射到东北四省区。梨树的实践源于何处?
     区位优势明显。梨树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素有“东北粮仓”的美称,是四平市“中国优质玉米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牧业发展和棚膜经济是梨树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粮食生产已达到50亿斤以上,人均占有粮食、人均贡献粮食、粮食单产和粮食商品率四项指标曾在全国名列前茅。
     政策扶持倾斜。梨树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围绕示范区建设,国家将给予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为梨树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很好的政策机遇,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农业发展龙头。
     缔造数据高地。自2007年起,许多科研单位纷纷来梨树建立各类科研基地,来自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外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梨树开展科研工作,连续多年试验建立起了“梨树模式”的测定数据资源,成为“数字梨树农业”的最强大脑。
     搭建平台助力。2007年梨树县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了高家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2011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中国农大吉林梨树实验站,2014年与国土资源部农用土地质量与监控及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建立首个县级科研工作站,2015年建立了由中国著名土壤学家石元春院士担纲的梨树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农技创新与综合实验平台、成果展示与项目对接平台、黑土地文化平台、技术培训与人才培养平台。
     主体作用突显。梨树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708家,家庭农场达到860户,规模经营土地面积达到65万亩,对各类农业先进技术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
     梨树,正举全县之力,借助院士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和学术影响,把“黑土地论坛”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以自身的农业改革和发展成果,发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强音!
 

    科技强农,筑起生态“大粮仓”
     ——黑土地免耕技术生产体系的梨树样本

    长期以来,我们对黑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曾经黑黝黝、抓一把能出油的黑土地,如今已疲惫不堪逐渐变薄,如何让黑土地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恢复“体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梨树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与院校开展广泛合作,采用秸秆全覆盖耕作方式,通过秸秆还田、高留茬、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土质,同时推行宽窄行种植方式,对土地进行休耕、轮作,实施绿色、生态、可持续生产模式,加快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种地和养地相结合,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形成了技术可行、模式实用、机具配套、效果明显的技术生产体系,为北纬43度黑土区保护性耕作制度提供了“梨树样本”。
     梨树县积极探索黑土地保护和治理的有效模式,通过建立政府、院校、企业、合作社“四位一体”辐射乡村的示范基地,扩大科技推广的覆盖面,重点推广以玉米宽窄行、玉米秸秆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让农民更多地得到专家一对一、手把手指导的机会,鼓励科技能人,建立试验田,引领农民深入开展黑土地保护。尤其是“黑土地论坛”的成功举办,专家们从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经营管理模式、黑土地区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与发展等方面碰撞思想火花,为东北黑土地保护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如今,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变革,正在梨树大地悄然启幕。


    论坛好声音:

    高产示范大有作为
     郧文聚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黑土区高产生态良田。粮食问题是近代以来我国的大问题,农业现代化中土地是生产要素之一,没有耕地面积的存在,没有耕地质量的提高,没有高等农田建设,想取得连续的增产是很难的,选择低碳的生产方式、低碳的培育方式才能把高产做得更好。通过调研我们得出耕地的潜在生产能力低下,潜在的生产能力与现实生产能力的比较既耕地的产能生产系数参差不齐,国内现行耕地存在利用不足、利用过度以及利用不当的问题。
     依靠新的生产要素,科技创新所生产出的新资源、新技术、新产品是现代农业最关键的一步。就我们梨树来看,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很难提高,但是品质若能提高,在优质优价上做文章还是大有可为的。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在科技创新上做文章,农业的化肥农药、机械生产、良田建设都能有效带动农业增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对于耕地资源的利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国家在耕地资源保护上要向东北做倾斜,倾斜的目标朝着打造高标准的高产生态良田群。耕地保护,应该通过推进生态良田工程来实现,重新构造更低的格局,让耕地的空间布局能够稳定下来。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孙葆春  吉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吉林省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现状,那就是新型经营规模主体发展较快,形式包括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土地流转规模快速扩大,就全省而言,长春、吉林、四平、白城等市家庭农场数量较多,同时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有效助推规模化经营发展。就规模经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主要是农户经营规模小,规模效益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业比较效益低;家庭农场总体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合作社层次不高,农民主体地位不突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实施规模经营需要解决资本转型、责任等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物状况不佳,产品抗风险能力不强;农机装备层次低、农业机械化程度需进一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金融瓶颈制约明显。那么吉林省规模经营发展该如何去做?首先充分利用已有政策,包括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领证工作鼓励土地流转、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监管。其次实施新的对策措施,包括扶持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加强对有规模企业经营体的培育、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建设、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培养合格的农业规模经营管理人才、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制定规模经营发展规划、建立有利于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扶持机制。
 
    精耕细作提质增效
     何秀荣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现在人们常拿我国巨量玉米库存来证明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认为我们在玉米生产上投入了过多的农业资源,我个人认为这种判断扩大了玉米国产量过剩问题。5年前我国并没有玉米供过于求的说法,由于近年来减大豆扩玉米的种植结构调整的作用和玉米单产提高的贡献,玉米总产上升明显,但最近5年玉米累计增产3182万吨,目前库存量却高达2.3亿吨,扣去5年前的库存量,中间也存在巨大的数据差,也就是说,仅仅增产是不可能达到当前这么高的库存量的。 
    大家知道,玉米主要是作为饲料用的,这里比较合理的解释应当是国产玉米价格较高导致其他谷物替代玉米和进口饲料粮替代国产玉米,最终导致大量的国产玉米被迫进入库存,国内增产只是次要原因。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是国内外价差,而不是我国生产玉米太多。国产农产品竞争力差是最主要和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巨大的国内外价差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进口农产品在我国市场上替代国产农产品。较低的竞争力导致国产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被替代,所以说中国农产品存在严重的供给侧问题,但主要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问题,而不是结构性问题。我认为,现在我国农产品供给侧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严重的产量过剩,而是因竞争力差导致的被迫库存。如果减少库存量大的产品生产量,这才会真正“创造”出产品的结构性问题。
 
    节水节药增产高效
     康绍忠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国内外农业高效节水研究发展态势:全球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全球人口每年预计增加8000万,每年增加的水资源需求量达640亿立方米,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高度依赖灌溉的农业旱区将出现严重缺少。在水资源短缺背景下农业高效用水是保障食物安全的主要措施。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保障食物安全将需求更多的灌溉用水,同等条件下通过水肥科学管理作物产量可提高30%,变化环境下的农业高效用水已成为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启动了该领域的重大研究计划。美国建立了多部门联合资助的食品—能源—水资源研究平台,其中农业高效用水是重要的主题;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2016年将为该计划投入7500万美元。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启动了农业水管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旨在研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及发展新的灌溉技术,项目实施地点覆盖18个州,该项目成为农业领域17项重大研究计划之一。  
    我国节水高效灌溉发展现状:到2013年底,全国灌溉面积约9.9亿亩,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05亿亩。包括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等在内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07亿亩,占灌溉面积41.1%。微灌区域分布及模式:到2013年底,全国微灌面积达到5785万亩,从地区分布看,有10个省份微灌发展面积超过了50万亩,该10省的面积之和达到5495.7万亩,占全国微灌面积的95%以上,特别是新疆占到75%以上。由单一高效节水向节水节肥节药一体化转变。水肥药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对肥料和农药按照作物需要量溶解在灌溉水中,由灌溉管道带到田间每一株作物上,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养分和农药的需要,实现水肥药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简述为 “三节”:节水、节肥、节药;“三省”:省工、省力、省心;“三增”:增产、增收、增效。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陈阜  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改革开放带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及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必然趋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国家实行米袋子和菜篮子责任制,导致我国的财政收入、科技研发推广聚焦在提高产量上,我国粮食总产连续3年在6亿吨以上,蔬菜产量连续4年7亿吨以上。但生产成本持续快速上升、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对接差的问题不断积累,导致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差。对于推进我国种植业调整的几点建议:调整政策与技术进步导向,改善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状况和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仍然是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不可回避的问题。市场培育是推进结构调整的核心支撑,政府支持政策与科技创新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扩大农业生产领域的生态补贴和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生态高校种植制度与技术模式构建。从农业生产与管理大系统优化的角度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种、养、加产业及流通体系,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领域等进行一体化的制度设计,构建产业、部门、行业之间协调机制和有弹性的政策与管理体系。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苑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我主要想讲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讲一下政策背景;第二个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情况;最后想讲一下合作社是如何参加社会服务的。我国的基本农情是人多地少、分散经营。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线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合作社制度优势。以成员为导向,成员需求导向;成员集所有者、推广者、使用者为一身;技术带头人不仅是技术服务的推广者,也是新技术、新品种的率先使用者,有利于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提升服务效果。
 
    本版策划 咸凯慧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锋 采写

 

打印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7799号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联系方式:0431-88906486
网站标识码:2200000037    公安备案号:2201040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