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搜索热词:

农业 省情 蔬菜 农业农村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建议提案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60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农议字〔2021〕69号  

穆银伟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的《关于加强我省黑土地资源保护力度的建议》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因地制宜提升黑土地地力水平,对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实施黑土地保护。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吉发〔2021〕10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了“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东中西部地区气候、土壤、地形和生产经营等特点,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路径,分类指导、科学施策、系统治理,形成符合各类生产需求、具有吉林特色的黑土地保护模式。”的基本原则,要求在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吉林省中东西三个农业生态区的环境因素和区域特征分区施策。一是在中部半湿润区提质增肥。主要包括长春、四平、吉林、辽源等地区,土壤肥力较高,是玉米产业优势区。以防止土壤肥力退化、构建科学合理的耕作体系为主攻方向,实施秸秆还田,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因地制宜采取轮作、土壤养分调控、深翻深松和免耕播种等集成技术模式,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土壤肥力。二是东部湿润区固土保肥。主要包括通化、白山、延边地区及梅河口市,域内坡耕地较多,雨水充沛,是特色产业优势区。以防治水土流失,修复农田生态为主攻方向,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草业冠”种植、秸秆填埋修复、截/排水沟建设,配套秸秆还田、等高种植、土壤酸化治理、深耕整地等集成技术模式。浅山丘陵地区可结合实际实施环坡打垄、侵蚀沟复垦等措施,增强水土流失防御能力,提高土壤保肥性能。三是西部半干旱区改良培肥。主要包括松原、白城等地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瘠薄,是杂粮杂豆产业优势区。以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改良盐碱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采取免耕播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配套节水灌溉等集成技术模式。低洼盐碱区施用脱硫石膏、生物菌肥、调理剂等盐碱土壤综合改良措施,改良土壤障碍因素,提升土壤肥力。我省通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已经总结提炼出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十大”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应用于我省黑土地保护工作开展。

  (二)实施粪肥还田沃土行动。《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落实种养循环发展规划,积极培育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农牧循环、种养结合发展新格局。以畜牧大县现有及在建畜禽粪肥处理中心等成熟技术工程项目为基础进行优化提升,实现黑土地保护施用有机肥就近就地有效供给。并且鼓励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粪肥收运用服务,支持畜禽养殖大县种植经营主体积造畜禽粪肥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将粪肥机械化施用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支持粪肥还田机械化作业,提升粪肥施用机械化水平,增强农民施用有机肥积极性,推动粪肥还田利用,提高土壤肥力。此外,还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回收利用、源头污染防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措施,综合施策解决黑土地污染的问题。2020年,省畜牧管理部门在公主岭等15个县市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投入全口径资金6.42亿元。同时,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严密开展畜禽粪污跟踪监测,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积极推广典型技术模式,不断推动以畜禽粪污肥料化为主的资源化利用,助力农牧循环绿色发展。

  (三)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不断完善。我省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逐步完善黑土地质量监测网络,开展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截至目前,已经建设监测点199个,按照计划,今后几年还将建设监测点800余个,实现耕地质量监测全覆盖。从近几年监测土壤主要指标平均数据来看:全省耕地耕层厚度呈稳定略有上升趋势;土壤疏松度增加,呈向好趋势;土壤pH值下降趋势有所控制,耕地酸化趋势减缓,呈平稳态势;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呈稳定提升趋势;有效磷含量呈缓慢升势;速效钾含量平稳波动,基本保持稳定;缓效钾呈正常波动,基本保持稳定。在黑土地保护综合施策下,我省耕地质量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二、关于“加大对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支撑,创新黑土地保护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推广”的建议

  (一)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开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计划申报1个黑土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以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为核心的国家级研究平台;建设1个省部级黑土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聚焦黑土地保护的前沿方向开展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创建东北黑土地保护研究院,引导现有与黑土地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集中开展研究与示范,充分发挥吉林省农业领域技术优势。此外,中科院、省政府于2021年3月份签订了《中国科学院 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借助中科院科研优势,助力吉林省黑土地保护,科技会战已经将科创平台建设列入今年的实施计划。省政府组织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涉农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科创研究,发挥省内科研力量优势,积极向国家申报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进一步强化科技平台建设,共同研发黑土地保护科技成果。相关计划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已经着手开展。科创平台建立后,将开展黑土资源质量演变和健康评估,剖析黑土风蚀、水蚀、融蚀等导致的退化过程及机制、退化黑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演化机制、土壤养分转化和作物利用机制。

  (二)设立“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高效利用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省科技厅正在谋划设立“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高效利用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组织省内科研力量,针对黑土地长期“重用轻养”、质量退化等问题,全面分析黑土地退化成因,建立土壤健康信息监测平台。以秸秆等有机物料还田为核心,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在关键技术、配套装备、区域性生产模式构建等方面开展研究。

  (三)加强黑土地保护农机装备研发生产。《指导意见》提出“整合各有关部门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农机装备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研发适合省情、农民需要、先进适用的各类农机装备,着力推进配套的高性能保护性耕作装备研发生产。”。目前,这方面工作已经着手开展,利用中科院省政府“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发挥中科院科研优势,开展智能农机具研发,基于采集的黑土地数据,形成针对黑土地的农机优化作业决策。同时,依托四平市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国一流、类型综合、链条完整的国家级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项目。以四平市现有农机产业为基础,依据功能定位进行合理分区,形成“一轴两翼多节点”的规划布局。项目规划占地面积4.4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09亿元。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从2020-2025年,总投资20亿元,规划占地1.37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是产能提升工程及科研、交易支撑工程和配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从2026-2030年,主要建设内容是一期扩建及新产品新产能建设工程。2020年9月一期工程已启动,主要建设A、B、C三个农机产业园区和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农机产业园已相继开工建设,计划建设48栋标准化厂房、3栋综合服务楼和农机交易展示中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四)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指导与监管,提升服务效能。鼓励农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教学机构、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联合开展黑土地保护技术推广,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新型农机装备应用,加快提升黑土地保护工作成效”。省农业农村厅将利用各级农业科技培训机构,结合农民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高素质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等,结合项目示范基地现场观摩等活动,进一步开展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培训。

  三、关于“加强对黑土地保护的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的建议

  我省一直重视黑土地保护宣传工作,结合每年黑土地保护日和项目实施,开展大量的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黑土地、重视黑土地、保护黑土地的良好氛围。

  (一)开展黑土地保护日宣传。2018-2020年每年6月,在“黑土地保护日”组织全省各地开展黑土地保护主题活动,通过发放《条例》小册、黑土地保护知识宣传页以及实物对群众、农户开展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对《条例》进行全方位宣传,实现由“点”到“面”宣传,扩大黑土地保护宣传覆盖面,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黑土地保护的氛围。

  (二)结合项目实施开展宣传。2019和2020年,组织公主岭等9个黑土地项目县采取联动形式举办了以“保护黑土资源 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黑土地保护利用宣传30次,其他媒体宣传400次以上。

  (三)开展专题专栏专访系列宣传。近年来,吉林广电系统大力宣传黑土地保护。一是开展专题专栏宣传。在《全省新闻联播》《738早新闻》开设《备春耕进行时》《希望的田野》《脉动吉林》《庆丰收 迎小康》《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等专栏宣传报道黑土地工作进展。春耕时节,采写《脉动吉林|春耕季节 在黑土地上打拼的吉林人》等17篇报道,展现黑土守护者风采。二是动态展示黑土地保护成果。吉林卫视《吉林新闻联播》《新闻早报》《今晚》等重点新闻栏目播发黑土地保护相关报道《我省开展2019年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利用宣传活动》《(总书记视察回访报道)端稳中国饭碗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黑土地》《(牢记嘱托再出发 吉林奋进新时代)榆树:保护好黑土地 夯实打过粮仓根基》等370余条。其中,重点报道《吉林首次遭遇台风三连击 “梨树模式”抗住了》题材重大,前期经过大量策划筹备,多次踩点,报道表现手法新颖,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的转发。吉林新闻综合广播播出《梨树模式奏响黑土地上的金色乐章——2020吉林梨树百万亩农田秋收现场直播》,解读“梨树模式”。采用其他形式报道黑土地专题等70余篇。三是开展黑土地做客专访。吉林乡村广播《乡村振兴直播间》《律师到咱家》围绕黑土地保护邀请大田专家、土肥专家、律师等做客直播间,累计播发20余期。乡村频道《乡村四季12316》栏目在黑土地保护和方面做了典型报道、专家解读、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报道。典型案例报道约150条,总时长约400分钟。四是开展新媒体推介宣传。2019年以来,吉林广播电视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在吉视网、吉视通和吉林融媒发布黑土地保护相关稿件《保护黑土地,干得更来劲》《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聚焦东北黑土地保护》等207篇,总阅读量达107.6万次。乡村广播新媒体(微信、微博)共刊发黑土地保护的文章《“梨树模式”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等10余篇,浏览量5万+。下一步,广电系统将在省委宣传部的具体工作指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的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工作,努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黑土地保护氛围。

  (四)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指导意见》要求建立黑土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对在黑土地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黑土地保护工作不力、破坏黑土地、耕地质量下降等行为进行约谈、惩戒。今后,将加大《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行为,确保黑土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四、关于“建立综合资金投入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的建议

  一是省里积极推进涉农资金统筹利用。2018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8〕28号),提出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加强财政支农政策统筹,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体系,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切实提升财政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近几年,中央和省里在落实涉农项目时,也对资金进行打捆下拨,便于地方整合使用,发挥项目整合协作优势,发挥资金最大效应。二是积极落实保护性耕作补贴。考虑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基金要求一定的收益,创立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基金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予以补贴,在目前来看,还缺乏可操作性。且我省现行保护性耕作补贴政策,对满足要求的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按每亩40元标准进行补贴,2021年我省下达资金11.2亿元,支持全省落实黑土地保护任务和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三是积极落实黑土地保护资金。省财政在安排黑土地保护相关资金基础上,截至目前,2021年共安排资金11.7亿元支持农机购置补贴、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等工作。积极与财政部沟通汇报,积极争取将我省纳入耕地轮作试点。同时,省财政安排的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敞开普惠的补贴政策,对保护黑土地的相关机具进行补贴,进一步向黑土地保护工作倾斜。三是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经济合作(PPP)模式。省里将持续关注,省财政鼓励有关机构采用PPP模式运行,并优先对其履行审核程序,积极指导规范项目申报主体,缩短项目审批流程。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黑土地保护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吉林全面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6月23日

  (联系人:于成龙,联系电话:15500009597)

打印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7799号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联系方式:0431-88906486
网站标识码:2200000037    公安备案号:220104020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