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搜索热词:

农业 省情 蔬菜 农业农村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建议提案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W23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吉农议字〔2023〕71号)
郑海峰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分区分期系统施策”》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黑土地是地球上弥足珍贵的土壤,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吉林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按照2021年国土三调最新数据,全省黑土地耕地面积981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87%,在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7202万亩,覆盖了22个产粮大县,贡献了全省80%以上粮食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关于“科学空间规划,分区施策”建议的答复
  按照《吉林省黑土地保护规划(2021-2025年)》总体安排部署,依据不同区域土壤类型、气候条件、耕作方式等特点,将全省划分为三个黑土地保护区。即:中部黑土地提质增肥区,该区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主要包括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和吉林市的部分县市,是典型黑土地集中分布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是重要的“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以提质增肥为主攻方向,完善耕作体系,提升黑土地质量和土壤肥力。有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推进保护性耕作和肥沃耕层培育,完善田间灌排水工程等农田基础设施,打造黑土地核心保护区;西部黑土地改良培肥区,该区是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与平原黑土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带,主要包括松原市和白城市,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针对该区耕层变薄、土壤板结,风蚀、盐碱化严重的主要问题,以改良培肥为主攻方向,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种养结合与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和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推进盐碱化耕地治理,实现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同步提高,打造西部生态农业和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区;东部黑土地固土保肥区。该区位于长白山区,主要包括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梅河口市和吉林市的部分县市,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区域内黑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例较小,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和道地药材、小浆果等特色经济作物。针对该区水蚀严重、侵蚀沟分布密集,土壤酸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主要问题,以固土保肥为主攻方向,以坡耕地和侵蚀沟治理为重点,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等多种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打造东部黑土地绿色转型和综合治理示范区。
  二、关于“渐进谋划,分期施策”建议的答复
  当前,我省黑土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为我省黑土地保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时代机遇;国家先后出台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黑土地保护的重点和主攻方向,为我省黑土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按照《关于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的实施意见》《吉林省黑土地保护规划(2021-2025年)》等相关文件的总体安排部署,到“十四五”末期,全省黑土地质量稳步提高,“变薄、变瘦、变硬”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具有吉林省特色的黑土地科技创新体系、保护模式体系、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政策机制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形成,受保护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建设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产量稳定保持在800亿斤以上水平。到2025年,典型黑土区耕地保护面积达到300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4000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万亩,新增治理侵蚀沟2200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300平方公里,秸秆还田面积1亿亩次。到2025年,典型黑土区耕地质量比“十三五”初期提升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g/kg,旱地耕作层达到30厘米,水田耕作层达到20厘米以上。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力争把黑土地保护体制机制和技术模式创新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结合起来,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优化黑土地保护模式,发展绿色农业,促进黑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以优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创新黑土地保护耕作技术,促进黑土地培肥增效;以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黑土地保护体制机制,培育各类有利于黑土地保护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规模经营实现黑土地大面积保护。
  三、关于“进行一体化系统施策”建议的答复
  2021年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提出了中长期和近期工作目标及具体举措,绘就了壮美蓝图。为推动政策落地落实,2022年印发《吉林省黑土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黑土地保护监督办法》,明确各地保护目标,压实各地保护责任。
  近年来,启动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统筹院省力量,开展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协作,重点实施“3453”行动计划,即:建设3个科技创新平台,围绕4个领域开展专项攻关,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等5种技术模式,同步实施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等3大配套工程。目前,已分别设立省级黑土地保护重点专项和黑土先导A类专项,累计启动100多项课题,开展协同攻关。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省农业科学院获批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东北内陆盐碱地)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启动实施“百千万”引领提升行动,累计选取100个乡镇、1008个村、1.01万名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黑土地保护技术示范,培育109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科技成果示范效能不断提升。我厅组织专家团队认真总结“梨树模式”并持续加大推广力度,2022年推广面积扩大到3283万亩,比2018年翻了近5倍,连续多年位居东北第一位。创建20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总规模30万亩,亩均投资达到3500元左右。持续加大侵蚀沟治理力度,2022年在15个黑土区市县安排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资金8066万元,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计划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44平方公里(含侵蚀沟治理195条)。
  四、关于“考量施策的有效性”建议的答复
  根据黑土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种植作物等,全覆盖推进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全省共建成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1208个,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点 1.09 万个。开发建设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一张图”大数据信息平台,对黑土地数量、质量及保护措施等实行数据管理,固化各项黑土地保护措施地理坐标,动态展现黑土地数量、分布、质量等级等变化,为精准决策、精准保护提供强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机制,每1万亩耕地设立一个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点,每5年开展一次全面调查,跟踪黑土地数量、质量状况,更新数据库信息,推动黑土地分类保护。定期开展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每5年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的黑土地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依托黑土地保护监管平台,构建黑土地保护大数据监管系统,实现对耕地质量的动态监测与精准评估,科学评价耕地质量等级变化,定期发布耕地质量评价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黑土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对策和建议。下一步,我厅将依托监测、评价、考核、督察“四位一体”监督机制,进一步压实“五级书记”抓黑土地保护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定期开展黑土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保护效果监测评价、专项督察,切实采取“长牙齿”“带电”的硬措施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
  五、关于“健全黑土地农产品产业链结构”建议的答复
  2021年以来,连续两年举办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相关国家代表、国际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长春,联合发布了黑土地保护利用长春倡议和吉林宣言,持续扩大我省黑土地保护利用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特别是2022年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组织了“黑土地、吉优品”展览,重点遴选我省黑土地独特资源禀赋的20家优秀企业参展,集中展示黑土地优质特色农产品形象,邀请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24家央省新闻媒体组成采访团,全方位展现吉林“保卫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新局面中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我厅将借助发展全省十大产业集群契机,充分发挥黑土地资源优势,培育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企业,大幅度提高粮食、畜禽和特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利用5至10年时间,推动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产值接近万亿级规模,加快建立黑土地生态损耗的补偿机制。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黑土地保护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和监督,共同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6月25日
(联系人:薛大伟,联系电话:0431—88904954)
打印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7799号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联系方式:0431-88906486
网站标识码:2200000037    公安备案号:22010402000688